在这个高强度的社会生活下,很多人对自己的健康往往是“力不从心”的,因为不规律的作息和不合理的饮食安排,很容易让人们身体“上火”。
肝火指肝气亢盛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肝经蕴热所致。肝火有虚实之分,但以实火为多,通常所说的肝火,主要是指实证而言,这也是本文所述肝火的主要内容。
肝火影响之大,超你所想!
肝火扰心,心神不宁
(1)心主火,为阳中之太阳,又为肝之子,赖肝木之疏泄、肝血之润养。
(2)若肝火内炽,极易上扰心神,肝火扰心,常见心烦不寐,烦躁不安;
(3)若心火亦旺,则成心肝火盛之势,心神被扰,每致狂躁,喧扰不宁,骂詈不羁。
肝火熏灼,络破血溢
(1)肝火熏灼是导致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机制。
(2)肝藏血,若肝火上蒸下灼,损伤血络,血溢脉外,则可致出血,如肝火上蒸,则见鼻衄、齿衄;
(3)灼伤肺胃之络,则咳血、吐血;灼于下焦,则便血、尿血;燔于胞宫,则月事过多,或漏下不止或暴崩下血。
(4)《吴中珍本医籍四种》曰:“经水淋沥先期,乃木火内郁,肝血不藏所致。”
扰乱神明
(1)“诸热瞀瘛,皆属于火。”《温病条辨》提出“火能令人昏”。
(2)肝火上炎,扰乱神明,每致神志异常。
(3)《柳宝诒医案》曰:“肝经郁火挟痰浊蒙扰厥阴,怔忡不寐,神志错乱。”“郁痰挟肝火蒙扰心脾,每发则昏倦嗜卧。
(4)”肝火上扰,神明逆乱,则狂乱无知,怒骂叫号,毁物伤人,不分亲疏。
3个方法,平肝火除肝毒,还解郁!
日常肝火调理——枸杞菊花粥,清肝热
方源:《本草正义》中记载:“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
材料:枸杞子10粒左右,菊花4克,糯米150克
做法:将枸杞子、菊花切碎,与糯米一同加水,3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制成粥,即可。
功效:菊花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枸杞有滋养肝肾、明目之效,二者搭配煮粥,可以清热,去肝火。
调理肝火旺盛体质——七皇草养苷膏,排毒解郁
方源:借助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改进名方
材料:主料由蜂蜜、栀子、葛根、枳椇子、枸杞、佛手、决明子等提取物配成。属于药食同源的材料。
用法:每日早晚冲泡一次,每次取10ml左右,加入100ml左右温开水,搅拌后即可食用。
功效:肝脏亏损、肝火旺、气血不足、肝功能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脂肪肝酒精肝等,均可以进补此方,能有效促使肝脏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状况。
药理:此膏方遵循辨证论治法度,研制过程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不仅养生,更能治病。根据所发生的症状,针对肝脏病理产物,适当加以行气、活血之品,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阴阳平衡。
辅助调理——穴位按摩,清肝火
(1)按揉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上第一、第二脚趾缝向上大约两横指宽的地方,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痛感。
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穴3分钟,然后换右手拇指按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2~3次。
注意:按摩前先用温水泡脚10~15分钟,按揉力度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
(2)拨阳陵泉穴
位置: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中医认为肝和胆互为表里,而阳陵泉穴是胆经上的一个穴位,配合太冲穴按揉可增强效果。
方法:
(1)用手心对准膝盖骨,大拇指在内侧,四指在膝盖下外侧旁边有一个高出来的小骨头即为腓骨小头,阳陵泉穴就位于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2)坐位,两手拇指分别按置于两侧阳陵泉穴。先按揉阳陵泉穴1分钟,再用力横向弹拨穴位处的肌腱3~5次。
注意:以有酸麻感为好。每天早、中、晚各拨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