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肿瘤疾病
第二节头部肿瘤
概要:本病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45岁之间的为多,男性多于女性,女性脑膜瘤多见。其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和颅压增高之“三征”为突出,病位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症状特点。
①肿瘤在中心区,可能局限性癫痫发作和轻瘫;
②肿瘤在额叶,精神木呆,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判断力减退,轻瘫或失语失写,或嗅觉丧失,视力减退;
③肿瘤在顶叶,感觉定位与区别能力消失,肌肉萎缩,触觉不注意症,计算不能,失读失写;
④肿瘤在颞叶,视野缺损,感觉性失语,发作性癫痫,或产生幻味、幻嗅、幻听、似曾相识感,如入梦境;
⑤肿瘤在枕叶,幻视如闪光或彩色,视觉失认,对物体颜色及形体不能辨识;
⑥肿瘤在脑干,肢体瘫痪由一侧渐至双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等相继麻痹;
⑦肿瘤在桥小脑角,一侧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或眩晕,后侧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部分麻痹和小脑受损症状出现,直至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受累;
⑧肿瘤在小脑半球,肢体动作不协调,行走蹒跚,闭目难立,语言不清,眼球震颤;
⑨肿瘤在小脑蚓部,步态不稳,醉汉步,立时后倾,肢体动作尚协调;
⑩肿瘤在垂体腺,双眼颚侧偏肓,渐至失明。
病变部位与年龄有关,成人以大脑半球居多,小儿以颅后窝多见。其种类有神经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垂体腺瘤,胚胎残余组织瘤,血管瘤,转移瘤。七种肿瘤中,胶质瘤具有恶性肿瘤特性;转移瘤由其他部位癌肿,特别是由肺、乳腺转移而来;其余均可能为良性肿瘤。
本病中医名为“脑瘤”。认为因痰浊凝结,气血瘀滞于脑,赘生肿块而成。本病乃属上实下虚之证,下虚为肾虚不能涵木,肝火灼液,凝瘀结痰,于脑则头痛呕吐。上实在头,痰瘀滞于脑窍,非胃火上冲,而是“肝气内逆”。故治宜补肾、清火、化痰、通瘀、解毒。前人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治疗采取补助肾督扶正之能,通络逐瘀,清热解毒,散结利水祛邪之功,使颅内压得以减低,头疼、呕吐症状必然缓解。
处方一通脑消瘤汤
组成:生地30克,全蝎3克(研粉,分3次冲服),蜈蚣1条(研粉,分3次冲服),水蛭3克(3-6克),蕲蛇3克(研粉,分3次冲服,1-3克),僵蚕10克,地鳖虫6克(6-10克),壁虎3克(3-6克),蜣螂0.5克(0.5-1克),龙葵30克(15-30元),半枝莲30克(10-30克),猪苓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女贞子30克,鹿角霜10克,制胆星6克,蔓荆子30克,胡桃仁30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3次,分数次服,每4-6小时服药1次,口服或鼻饲,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服2个疗程以上。
功效:解毒散结,通脑消瘤。
善后:原方制丸药服,每次5克,日服3次。
医案:姜某,男,45岁,农民。1个月前满头头痛,发作时头剧痛,连及上下牙齿,有时牵连胃部痛胀,并恶心呕吐,饮食减少。平时头昏晕,手脚发麻,全身无力。起病至今已晕倒3次,每次意识丧失约1-3分钟。当地医生对症治疗无效。医院头颅CT检查诊为神经胶质瘤,劝其手术治疗,患者经济困窘,要求中医治疗。来求治时,余投通脑消瘤汤,患者连服10剂,头疼牙痛已止,但腹痛、肛门及生殖器痛依然,仍继服本方,先后加减共计服120余剂,后配原方制丸药服,连服3个月,头痛消除,晕厥亦未发过。CT复查,瘤体已缩小。丸药维持,每服5克,日服3次,以巩固疗效。
处方二抗脑瘤汤
组成:川芎18克,赤芍15克,桃仁12克,蔓荆子18克,天麻10克,半夏12克,麝香0.5克(吞服),黄连8克,全蝎8克,蜈蚣1条,地龙20克,露蜂房20克,天葵子15克,白花蛇舌草40克,半枝莲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3次,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头痛甚者加五灵脂9克(或乳香、没药各6克);兼夹寒邪者加细辛3克,桂枝5克;血虚者加当归9克,熟地12克;气虚者加党参12克,黄芪12克;热重者加羚羊角片1.5克(先煎),黄芩10克。
功效:解毒散结,通脑消瘤。
医案一:汪某,男,48岁。头痛2年,呈昏蒙状,胸闷,呕恶。近见右肢无力。麻木(痰浊阻滞也)。西医检查为左侧脑室肿瘤,荐来中医治疗。投抗脑瘤汤,去蜂房一味,加厚朴12克,竹茹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坚持服中药近3年,复查多次,脑瘤消失,恢复以前的健康。
医案二:杜某,女,41岁。头痛2个月,近来呕吐,左侧肢体轻度偏瘫。西医检查为中枢神经性恶性肿瘤,手术证实为右额叶胶质瘤,病理为星形细胞瘤1级,配合中药治疗,投抗脑瘤汤,服药30余剂后,经复查,康复出院。
引自:《民族医药报》2001年12月21日报导
处方三石膏苍耳汤
组成:生石膏30克,金银花30克,大青叶12克,连翘12克,马勃6克,薄荷6克,谷精草6克,生牡蛎30克,龟板30克,白芍12克,女贞子12克,苍耳子12克,川贝母6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升清阳,降浊气,解结聚。
医案:李某,男,34岁,工人。头额剧痛,头晕不清,鼻窦不畅,数年屡治不愈,医院诊为额窦瘤,惧手术,来中医治疗。证为清阳不升,浊气不降,痰热相搏,结聚空窍而成。治宜养阴散结,消热解毒,佐以化痰。投本方加减30剂,终获治愈
引自:《千家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