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
“我没想到,吃药也能吃出脑出血!”
张大爷今年68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都要吃阿司匹林。虽然病情控制得不错,但他总是担心自己会突然发病。
上周五,张大爷突然剧烈头痛,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肢体麻木无力。家人问他怎么了,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于是被紧急送往急诊。
结合病史,医生给张大爷做了颅脑CT检查,结果显示为脑出血,出血量约7毫升。
后来医生得知,张大爷很担心猝死,听说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脏病,所以每天多吃一片。但他没想到,这种吃法会让自己脑出血。所幸抢救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医生提醒,虽然阿司匹林属于经典药物,但不能私自加大剂量,否则会有出血的风险。
一、阿司匹林走下神坛,结束长达40年的错误?
作为家喻户晓的镇痛解热药,阿司匹林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史,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阿司匹林被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适用于心脏病患者、有心脏搭桥手术史者、动脉阻塞需要安装支架的患者。但阿司匹林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所以经常有患者违背医嘱,减少剂量,甚至偷偷停药。
随后,阿司匹林被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许多患者开始服用。
但在今年10月12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表声明,不再推荐60岁以上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因为它带来的副作用会抵消好处。另外,40~59岁人群也不能随意服用阿司匹林做一级预防,要跟医生共同决定。
其实,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神话”早就被质疑了。
在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都显示,对于非心血管疾病人群来说,服用阿司匹林产生的副作用比预防作用更大。
-
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服用7年阿司匹林,只降低12%心血管疾病风险,却增加了29%的大出血风险。
-
哈佛大学长达12年的研究发表在《柳叶刀》上,研究指出,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与服用安慰剂的人相比,其心梗、中风、心血管原因死亡等风险只降低了4%。
基于多项研究,一直推广阿司匹林的美国FDA转变态度,发表声明称,非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功效并不明确,反而可能增加脑出血、胃出血的风险。
至此,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阿司匹林走下神坛,是否需要服用,需要更专业、更规范的诊断。
二、对多数人来说,副作用太危险
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也有副作用风险。对于符合适应证的人来说,正确服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但对其他大多数人来说,服用阿司匹林产生的副作用太危险了,甚至抵消或超过了它的预防作用。
1、胃肠道出血
阿司匹林会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胃肠道不适反应。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损伤胃粘膜,导致胃肠道出血。
2、神经症状
大量服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即“水杨酸反应”,比如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惊厥、神经错乱。
3、肝损伤
大量服用阿司匹林,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表现为右上腹不适,触摸时有明显疼痛感,肝功能指标异常升高。
4、心脏毒性
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扩张,抑制循环功能,产生心脏毒性。
尤其是对于这3类人来说,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
年龄在40岁以下或70岁以上的人群,需进行评估;
-
出血风险比较高的人群,例如患有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胃肠道出血史、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人群;
-
经评估,出血风险高于血栓风险的人群。
三、哪些人能吃?怎么吃?
尽管阿司匹林有副作用,但对适用人群来说,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仍然有益处。
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推荐,年龄在40~70岁的人群,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较高,合并1项或1项以上风险增强因素,并且没有高出血风险,则可以通过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一般来说,75~100毫克/天的剂量可达到“疗效最大,毒性最小”的效果。
目前,阿司匹林的常用剂型有肠溶片、肠溶缓释剂和普通片等。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的指南指出,阿司匹林剂型以肠溶片为最佳。
肠溶片包裹着一层肠溶包衣,可以抗酸,遇胃酸不溶解,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降低出血风险。而且肠溶片的剂量较小,常见规则为25㎎、50㎎、100㎎,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大剂量服用。
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肠溶片要空腹,最好饭前服用。如果偶尔忘记服药,不需要补服,第二天按照正常剂量服用即可。
总的来说,我们要理性看待阿司匹林的功效,使用时一定要谨遵医嘱,不私自加大剂量,也不偷偷停药。要不要吃、应该怎么吃,都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免得不偿失,反而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