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强敌”找到了,不是花椒,你若爱吃,排空湿气一身轻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

现在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不优良等等状况都会导致人体湿气的产生。特别是进入春夏季节,环境和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潮湿,很容易导致湿气侵入体内。

如果你发现早上起来人特别困乏无力,刷牙的时候嗓子恶心,口干口苦,一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憔悴,皮肤暗淡无光……多半湿气已侵入你的身体。

中医里称湿气为“万恶之邪”,湿气侵入人体,可能让多个部位受伤害。

【体内湿气重,全身上下都有“信号”】

1、湿在头发——头发油腻、头屑多、容易脱发;

2、湿在皮肤——皮肤暗淡、长痘痘、湿疹,皮肤油腻;

3、湿在口舌——口黏口苦、口臭、舌苔厚腻、流口水;

4、湿在喉咙——咳嗽痰多、嗓子不利、慢性咽炎;

5、湿在胸腹——胸闷腹胀、小肚子大,腹型肥胖;

6、湿入下体——小便不利、阴部潮湿,男人功能下降、女人白带增多;

7、湿入消化道——食欲欠佳、长期便溏,大便不成形;

8、湿在关节——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

9、湿在下肢——四肢沉重、疲倦乏力、下肢水肿、有脚气;

10、湿在眼睛——眼袋大、眼睛浮肿、长期黑眼圈;

【招惹湿气的5大罪行,尽量避免】

1、吃多过冷食物——生冷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

2、经常熬夜——熬夜损伤人体的阳气,当阳气不足时就会产生水液内停的情况,也就是湿气。

3、饮食口味过重——肥甘厚味的食物会加重脾的运化负担,长期会导致脾虚而生湿。

4、久坐不动——身体代谢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就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湿停。

5、思虑过重——脾主运湿,思虑过重会损伤脾胃运化,脾一虚,无以运湿则湿气重。

【中医推荐祛湿食疗方】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脾虚运化不利,水湿就会停滞体内,所以要想祛湿,一定要在祛湿的基础上健脾,才能从根本上去除湿气,否则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

《本草纲目》记载千古名方:

1、赤小豆、薏苡仁:脾虚天敌,祛湿双雄;

2、芡实:水中人参,健脾祛湿,脾胃守护者;

3、茯苓:一克茯苓金不换,消水肿的利器,改善湿胖;

4、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健脾;

5、橘皮:湿气的死敌,健脾的王者;

准备:赤小豆、薏仁、芡实、茯苓、栀子、橘皮、红豆、大麦、荞麦等9种健脾祛湿的食材,配制成茶包,比单吃1种食物的排湿效果要强得多。

湿气走了,那些因为湿气软软的肌肉恢复正常体态,人自然会看起来更苗条,并且对湿气引起的口臭、痘痘、湿疹都有缓解作用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