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由于天气、环境、食物、水等等各种的污染,致使人类得的疾病种类也在增多,特别是肿瘤患者,要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例还大,而且肿瘤的种类也增加了不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大肠癌晚期的例子,希望大家从这个例子中悟出养生的根本。
刘老师今年还不到40岁,是一个大学老师。从今年年初开始,刘老师偶尔会出现便血,一开始以为是痔疮,也就满不在乎。直到上周,刘老师的便血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还出现了上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的症状,不得已去了医院做检查,结果竟是大肠癌晚期!
对抗大肠癌,牢记“三早”
“早发现”
专家介绍,在欧洲的许多国家里,大肠癌的早期发现率为70%以上,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却低得可怜。其实,大肠癌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治愈的肿瘤之一,但其关键就在“早”字。数据显示,早期大肠癌患者经过手术切除后即使不做化疗,也跟正常人无异。一旦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已经出现转移的大肠癌,5年生存率还不到30%,术后还得依赖化疗。可以明确的是,大肠癌并不能在短期发展成恶性肿瘤,从正常黏膜到癌需要7-9年时间,所以只要在这段时间里发现它并进行干预,完全可以阻止它的癌变。由此可见,定期体检尤为重要。专家建议,筛查大肠癌首选肛门指检,每年做一次即可。如果是55岁以上的人群,除了肛门指检之外,还需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是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肠息肉病史的患者,在45岁以后就要每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早确诊”
大肠癌之所以误诊率这么高,都是被痔疮给耽误了。很多人一看到便血,第一想法就是痔疮,但痔疮毕竟不会致命,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常常被忽视。所以,想要及早诊断大肠癌,就一定要分清它与痔疮的区别。大肠癌的患者大便时会带有脓血,其中还会附有黏液,大便和血液相混;而痔疮的便血多是附在粪便表面,且颜色相对鲜艳一些。此外,肠癌患者还会出现腹泻、便秘等症状,这是因为癌肿影响了大肠的正常功能。
便血一周以上要警惕作为跟小编一样的普通人,对疾病的了解不够,鉴别能力也有欠缺,即使出现血便也无法马上判断出来,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就医。如果自己深信是痔疮,也可以先自行用药,一周后仍不见好转,再停止用药,就医检查。
“早预防”
想预防大肠癌,首先就要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大肠癌的高发与现代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关系密切,尤其是现在的上班族,三餐不定时、暴饮暴食、吸烟喝酒等等这些看似“舒服”的生活方式,都会加重消化系统的负担。再加上营养摄入不均衡,常食用腌制和油炸食物,导致消化道肿瘤高发。还有调查发现,有两成左右的大肠癌跟遗传有关,即大肠癌患者家属更可能患上大肠癌。此外,有肠道息肉、肠道炎症、血吸虫病和肠腺瘤等疾病的患者,也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很多癌症都有它的前期症状,如果上面文章中提到的这位老师在得病初期就去医院进行诊治,相信他的肿瘤不会发展到晚期,很多癌症都和饮食有关系,也和平时的工作生活习惯有关,大家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请大家记住,如果小病不在乎的话,大病就难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