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是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带花果穗,若只用果穗也叫夏枯球。因此植物到了夏天就开始枯萎,故名夏枯草。全国各地均有,常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采收后,晒干入药。
一、夏枯草的功效:
夏枯草味苦、辛,寒。归肝、胆经。功效能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常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本经》:“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癥,散瘿结气,脚肿湿痹。”
《滇南本草》:“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瘰疬,周身结核。”
《玉楸药解》:“凉营泻热,散肿消坚。治瘰疬瘿瘤扑伤血崩带下,白点汗斑诸证。鲜者熬膏佳。”
《本草备要》:“补肝血,缓肝火,解内热,散结气。治瘿疬、湿痹,目珠夜痛。”
二、夏枯草的配伍应用:
1.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证。夏枯草善清泄肝火,清利头目。可单用煎服,也常配伍石决明、菊花、蝉蜕等药。若目赤疼痛兼见血分亏虚者,常配伍当归、生地、芍药等补血养肝之药。
2.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疬、瘿瘤等证。夏枯草能清热散结,可单用煎服,或熬膏服用。亦常配伍玄参、牡蛎、昆布等药。
中医之瘰疬瘿瘤,即现代淋巴结肿大、结核与甲状腺肿大、增生或肿瘤类疾病,夏枯草能清肝泻热,同时还有散结消肿之效,治以上诸证,最常应用,要重点学习。
今天,有中成药夏枯草颗粒,应用方便,但药力偏弱。治一般性肝郁化热,及甲状腺肿大类疾病,有一定疗效的,特别是一些平素肝郁的更年期女性患者居多。
3.现代还用于肝热、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夏枯草能清泄肝火,有一定降压之效。对以上诸证兼见血压偏高者,较为适宜。
4.夏枯草配伍半夏。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夏枯草辛寒,清肝火,散瘀结。半夏得至阴之气而生,夏枯草得至阳之气而长。二药配伍,能调和肝胆,平衡阴阳,可引阳入阴而治失眠。对痰热中阻,以致的胸闷、头昏、头痛、失眠等证,或神经衰弱,证属阴阳失调者,均有良效。
《医学秘旨》:“余尝治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疹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浓煎服之,即得安睡,仍投补心等药而愈。盖半夏得至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
吕景山言:“诸凡半夜易醒,醒后不易再睡者用之更佳。”
三、夏枯草的用法用量:
夏枯草常入煎剂,也可做丸散,也可熬膏服用与外用。入煎剂常用量十余克至几十克以上。
汪昂言:“冬至生,夏至枯,故名。用茎叶。”
四、夏枯草应用注意:
夏枯草苦寒辛散,久服有耗伤正气之弊,故脾胃虚寒与体弱者当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