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我国人民群众平常最喜爱的饮料之一了。它的市场地位相当牢固,销量也特别稳定,是其他各种软饮料无论是咖啡还是可乐,苏打水都难以撼动的。
在广大读者的第一印象里面,这个茶是南方特有的经济作物,很多名茶比如大红袍、碧螺春、铁观音、龙井、瓜片、毛尖那都是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产品。
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山东也产茶。而且这茶叶已经是我省东部沿海地市(比如日照市、青岛市、威海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了。
在历史上,我山东也是产茶的。
山东茶的历史,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就有记载了。
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神农炎帝寻求食物和药物遍尝植物时曾多次中毒不适,后因嚼茶而化险为夷,这就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传说。
自唐宋代之后,气候变冷,北方不适合种茶,南方成了主要的产茶区,让人几乎忽略了山东的茶叶。于是有了《茶经》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的记载,西方学者也曾提出了“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的学说。
我们山东是饮茶大省,历史上就有饮茶的习惯。历史上灵岩寺的和尚喝茶。但是,那时候茶大多是“南茶北运”而来。古代有文字记载,那时候沿运河两岸到处有浙商、徽商在买卖茶叶,山东境内运河段的商埠都堆积着大量南方茶叶。
历史上,山东也曾经生产过少量的茶叶。古代材料中,山东有过产茶的记述,明朝就有“莱州茶”、“海州茶”,并被列入当时的名茶之列等。
但是,后来因为战乱,再加上气候变冷,明末清初被认为是“小冰期”啊,茶树越冬的难题一直没有解决。于是清朝山东省就不出产茶叶了,一直到解放前我山东省也没有茶叶出产,被认为是“无茶省”啊。
山东省现在出产的茶叶,是因为解放后在五六十年代,我省成功地实施了“南茶北引”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山东省对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每年从南方调拨4万多担茶叶,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因此有些地方开始尝试进行茶叶引种。
从南方进行茶叶引种,在五十年代就开始了。
但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茶树如何越冬的问题。
1956年秋,山东从安徽黄山购进茶苗5000株,大部分在运输途中被冻坏。1957年春,又引进茶苗4000株在青岛中山公园栽植,仍没有成活。1959年莒县又引进4斤茶种进行试种,后来总算引种成功了,可是,几十年不遇的寒潮突袭,致使成片的茶苗被冻死,有的茶园甚至整体毁坏。再加上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南茶北引”几乎面临失败的格局。只能在50年代末暂停了下来。直到1966年,我省又重新启动实施了“南茶北引”计划。这一次,我省选择了一个好地方——日照重点推动这个工程。
“南茶北引”能否成功,防冻是关键。为攻克这一难关,山东茶农同大自然进行了艰苦的抗争,最终找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不同于南方的栽培措施。至今这些措施还挺有效果:一是在茶园种植上推广应用“区田低沟浅播”的双行播种技术;二是通过人为的修剪措施,压低茶树高度,使之成为“密植矮化”茶园;三是在越冬防护中,采用搭防风帐、帷帐,棚面撒草、塑料大棚覆盖以及幼龄茶园培土等措施;四是在抗旱保苗中,采用插遮阴枝、茶园间作玉米、大豆等作物,为茶树遮荫,以保苗全苗旺;五是茶园施肥中,采用“一基、三追。多次喷”的施肥原则,并做到“春肥足、夏肥巧、秋肥控、越冬肥早”的施肥方法;六是在发展新茶园时,提倡做到四个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营造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等等等……
实践证明,以上措施是相当有效的。我省顺利解决了茶树越冬的问题。并且培育出了我们山东省的茶叶良种——日照绿茶。它已经有了一定的“耐寒”能力,在隆冬中,雪后的茶园也算是一道特别的风景了。
日照栽种茶叶成功,特别是越冬成功地经验就被推广到全省其他地方了。首先,就是我山东半岛地区的青岛市和威海市了。我青岛市有崂山,威海烟台交界处有昆嵛山,它们的迎风坡都是非常湿润的,也能栽种出好的茶叶来。近年来,又出现了崂山绿茶、乳山绿茶等新的品种。
我省种茶的地方还在扩大中,据说沂山、蒙山、泰山的南坡种茶也已经试种成功了。
南茶北引,确实是我们山东省的一大创举。我山东的茶叶,虽然名气比南方的茶比不了,但味道独特,产量也不低,将来必将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品茗者的杯子和壶中,前途大有可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