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是一首很鲜活简单的诗歌,细细读时,随着诗词的微小变化,那一卷劳动的画面缓缓地展现到了我的眼前,把我带到了小时候乡间那农忙之时。
我的家乡,每年的夏秋两季是比较忙的,尤其是六月份收麦种秋之时更加忙碌;因为那时候收麦子,还不像现在有大型收割机,能直接出来麦粒。
那时主要还是靠人力劳动,用镰刀把麦子一垄垄地割倒,再装车拉到场地暴晒,用牛拉着石磙一遍遍地碾,直到把麦粒全部碾出、再把麦糠扬净,才可以归仓。
烈日炎炎,人们起早贪黑地、不辞辛苦地在田间劳作,但那时的他们是开心的、喜悦的,因为看到了劳动的成果,还种下了新的希望。
就如《芣苢》这首诗歌中所描述的,芣苢越采越多,她们因劳动收获成果的喜悦,通过这简单明快的曲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为什么一直在说这首诗歌简单呢?因为通篇使用重章叠句,不停往复回环的歌唱。我们来看一下原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虽说整部《诗经》中使用叠句的篇章很多,但像这首使用得这么厉害的还不多,全诗三章十二句,一共就改动六个字,分别是:“采、有、掇、捋、袺、襭”。
这几个全是表现动作的字,正是通过这几个字的变化,表达了所采芣苢越来越多。芣苢,普遍认为是车前草,也有近代学者认为是薏苡,无论是哪种,都是可入药或可食用的植物。
我们先看第一章,就是讲车前草,长得好,我们采到了,这时才刚来,刚开始采摘,还不是很多。
第二章,是讲车前草,长得好,一把把捋下来,这个“捋”字,就不是一点点的摘了,而是成把成把的采下来。
第三章,那是越采越多,手都抓不住了,要提起衣襟兜起来,或者是把衣襟扎在腰带里兜起来。
这首诗歌就是这么简单地用这重叠的颂唱形式,给我们呈现了那时人们劳动的画面。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就针对此诗,描绘了一画面,大致如下:
风和日丽的春天,三五成群的妇女,在田间地头,欢欢喜喜地一边采芣苢,一边来来回回地唱这首愉悦的歌儿,也许还有孩童在其间玩耍跳跃或帮忙。
如今,在城市住久了,想想那样的情景,都让人心旷神怡。
同时,这首诗歌,也赞颂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劳动又勤劳的民族,人们从劳动中收获了食物,也收获了幸福和喜悦!
在古歌谣《击壤歌》中就说:“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吟,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朴实无华地道出了远古初民辛勤劳作,自给自足的纯朴生活。
百丈怀海禅师也曾说:“吾一日不作,便一日不食”;宋诗《乡村四月》里也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也有一首这样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还有很多,赞美描写劳动的诗歌和文章,《皮囊》中的阿太也告诉我们“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她身体力行地干到了老,直到干不动了为止,如我们的父母常说:“小车不倒,只管推”,都是在说人要劳动,要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最简单的幸福,莫过于有事做,因为只有做事了,才有希望获得期待的一切,否则,就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