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秃头七
我们学校校门外的小吃街上有家烤冷面。其实,这句介绍无异于废话。现在哪家学校门口的小吃街上没有个三五七家烤冷面啊?可这家特就特在——它叫韩国烤冷面。
这就很过分了。至少在本东北人眼里,这四舍五入约等于挑衅。
很好,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说不清到底是种什么心态,总之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已经站在这家摊位前了。要了一份面,还没忘记多加一根肠一份蛋。
摊主小哥看起来年纪也不大,头也不抬地应和下了。
还没到饭点,我左右望着四下无人,对暗号一样压低声音问:“为什么要叫‘韩国烤冷面’啊?”
小哥怕是没见过我这种尬聊的客人,手下一顿,眼睛瞪大惊讶又迷茫:“什么为什么?我师父把摊子给我的时候就叫这个啊!”
“可是烤冷面不是东北的吗?”
“哎呀,反正没人介意。”
我怒从心头起:“我介意啊!”
烤冷面小哥浑然不觉:“叫韩国不是上档次吗?”
我恶向胆边生:“你是觉得我们东北没档次呗?”
小哥磕磕巴巴地解释:“不是,叫韩国,叫韩国显得我帅行了吧?你们小姑娘都喜欢韩国欧巴不是?”
“那你是韩国人吗?”
“不是。”
“你师父是韩国人吗?”
“不是。”
“你手艺是在韩国学的吗?”
小哥把面卷起来切开,“不是,我就一看摊儿的,我师父是从辽宁学的。”
等的就是这句话,我两手叉腰:“所以东北学的菜到底为什么要叫‘韩国烤冷面’?”
“我错了。”小哥把面打包好,双手递出来,“6块,蛋钱不要了。”
我一边“谢谢谢谢”地接过,一边想着:他是不是在委婉地让我走开?
其实,第二次路过小吃街时,我是想避开这一家的。但可能我杠精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是那种摊主小哥回家后,半夜想起来都会气醒的程度。总之,他隔着八百米就把我认出来了,并且笑意盈盈地向我挥了挥手:“要来份烤冷面吗?”
我心怀愧疚地走过去,瞟了瞟车子上的招牌。
摊主小哥面不改色,闪电出手,“啪”一下把招牌转了个方向,“韩国”两个字瞬间消失在我眼前。原来,他在“韩国”两个字上分别粘了两块补丁。
“这回顺眼了吧。”摊主小哥得意洋洋地说道,“顾客就是上帝,我这儿服务不错吧?”
我说:“好的,我要一份加肠加蛋。”
后来我就去实习了,再回校已经是一年半之后。我去小吃街熟悉的位置找那个小推车,没找到。又来回晃了半个小时,可算在一家被排队的人围得水泄不通的摊位前,看到了熟悉的摊主和不太熟悉的招牌。
“来份烤冷面,加肠加蛋!”
一年不见,摊主小哥显然还记得我,闻声放下手中的小铲子,绕出摊位,指着新招牌字正腔圆地读道:
“东、北、烤、冷、面!”
“源自黑龙江,我做的是辽宁版,正宗东北风味,童叟无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