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统是婆罗门吗(莫迪是什么种姓)

我们神秘而又奇特的邻居——印度,所具有的种姓制算是人类历史上最完善、最持久的社会等级制之一了。

“婆罗门至上”时至今日仍被大多数印度人所认可,民主与法治的浪潮都没有撼动婆罗门在印度的地位。

高种姓的婆罗门们乐享其成,权力大到令人无法想象,他们出生就是贵族,享有永久特权!

一、印度为什么会是“婆罗门至上”?

种姓是如何划分的呢?各个种姓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一切要从公元前 1200 年左右说起。

那时候,一群雅利安人翻山越岭,从印度西北的兴都库什山口进入印度大陆。作为外来人的他们不得不与当地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争夺土地等一切生活物资。

经过一系列战争后,雅利安人击败了达罗毗荼人,鸠占鹊巢成为了印度的新主人。

雅利安人创造了以“4 1”为形式的印度种姓制度,即四类排得上号的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一类排不上号的达利特(贱民)。这一次序体现了深深的阶级和歧视。

这一次序是怎么来的呢?

印度教中至高无上的是创造之神“梵天”。

婆罗门是梵天的嘴,是雅利安人中最高贵的一部分人。他们主持祭祀以求得国家安宁繁盛,拥有一切财产和知识,享受最优渥的生活。

刹帝利是梵天的双手,由雅利安人的武士组成,他们负责对外作战,职责是世代守护婆罗门。

吠舍是梵天的双腿,由雅利安人中的平民组成,他们从事农业和工商业,可以参加婆罗门主持的宗教祭祀,可以拥有一定财富和地位。

首陀罗是梵天的双脚,这些就是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他们从事一些低贱的职业,供养着上面三个阶级,无任何财产权。

另外还有达利特人在梵天的脚下,他们是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中被婆罗门认定的贱民,最为卑微,因为被认为犯了大罪所以是不洁的,不可接触的,基本上不算是“人”。

二、高种姓的婆罗门们有多爽?

长久以来的种姓制度确立的“婆罗门至上”的观念下,印度的婆罗门在现实生活中有了诸多特权。

比如在生活上,婆罗门们与低种姓的印度人生活区域完全分割,井水不犯河水,说是天堂地狱的差别也毫不为过。

比如在经济上,婆罗门把控着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财富,这保证了他们的经济地位不受动摇。

比如在教育上,婆罗门有专门的贵族学校,他们的教育水平更高,所教授的知识更广泛。

可以说,教育从源头上保证了婆罗门对文化知识的把控。而低种姓们无法接受好的知识,并且从一开始就被灌输“婆罗门至上”观念,养成了服从、供养婆罗门的习惯。

而有了经济和教育的特权,政界几乎也就成了婆罗门的天下,即使如今莫迪作为低种姓成了总理也依然无法与庞大的婆罗门政客“唱反调”。

(莫迪)

这些宽泛的领域实际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婆罗门至上”的印度社会,婆罗门的特权也是无处不在的,甚至连生孩子都享受保护,而这其中又包括三项核心特权:

第一特权便是永世免税。顾名思义,就是印度的婆罗门是可以不缴纳税款的。

第二特权便是“解释古经”。印度是一个十分尊奉宗教的国度,谁拥有经典解释权,谁就是“神的代言人”,甚至是“神”本身。

婆罗门拥有对古经中的最终解释权,就可以披着神明旨意的外衣,从精神源头上把控整个印度的思想命脉。

第三特权便是免除死刑。这相当于是一块“免死金牌”, 无论犯下何罪,纵然是杀人犯火,也不能被判处死刑,所以说婆罗门们几乎可以为所欲为。

婆罗门是印度最至高无上的种姓或者是阶层了,但并不是所有婆罗门都有那么多特权,婆罗门内部也有非常严格的等级。

这在2017 年大热的印度电影《厕所英雄》中可以印证。

电影中的女主看见自己的照片被男主用作车店广告的时候非常生气,因为按照印度教习俗,开车店做小贩生意的一般属于吠舍,而自己则是高贵的婆罗门,她的种姓尊严无疑受到轻视。大庭广众之下,女主嘲笑男主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且表示:

(电影《厕所英雄》截图)

确实,种姓制度维持的是内婚制,拒绝跨种姓婚姻。在雅利安人确立种姓制度至今3000 多年的时间里,高种姓和低种姓的血统都基本保持了纯正,混血儿的比例连1%都没有。因此这样看来,身为婆罗门的女主和身为吠舍的男主确实不太可能。

男主之后有了一大段的深情告白,最后说:

(电影《厕所英雄》截图)

不明就里的观众可能会认为是伟大的爱情战胜了僵死的教条,男主的一番深情打动了女主,殊不知男主最后一句才是俩人真正从“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关键。

来说说印度婆罗门的神职吧。

了解印度的人可能都听说过普迦(Puja),它是印度教中向神祇膜拜的仪式。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人生的四大乐趣———“住瓦拉纳西、结交圣人、饮恒河水、敬湿婆神”,而普迦便是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的主浴场进行的。

在祭典进行的晚上,有无数印度人坐着小船来到现场,也有大批来自印度以及世界各地的信徒,而祭祀活动便是由七个种姓最高的婆罗门神职人员主持。

在崇尚祭祀的印度,神职的地位十分高贵,人员也十分稀少,作为“班智达”的儿子,这位男主从种姓上比女主高贵多了。

因此男主作为没有学问没有工作的大龄剩男便如开挂般情路坦荡,不仅女主,连女方的高知父母都对男主充满了好感,这在现代看起来“荒谬”的背后是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作为支撑。

三、低种姓们过着什么日子?

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有高种姓就有低种姓,高种姓有优渥的生活就意味着低种姓有着贫苦的生活。

低种姓们生活的艰难可以从新闻报道中略见一二。

据《印度时报》和路透社报道,2020 年 7 月在印度北方邦塔库尔社区,一名女性因病死亡,她的丈夫和儿子要将其火化时,一群高种姓男子出来阻挠,并将尸体从火葬堆上拿走,这等惊世骇俗的事情背后的理由更让人震惊——低种姓的人不配!

据了解,这个火葬堆靠近泰姬陵附近,是地位的象征,而死者是达利特人,按照印度教义,属于贱民,他们没有土地权,也没资格使用这片土地。

“低种姓的人住在这里,这本身就是他们对他们最大的仁慈了”当地的高种姓人愤愤地说道。

最后,那位女子的丈夫只能妥协,将遗体运送到4公里外的另一个火葬场进行火化。而这仅仅是印度贫苦的低种姓们悲惨生活的冰山一角。

印度著名的社会学家I·P·德赛70年代初对古吉拉特邦69个村庄歧视贱民的状况作了一个详尽的调查。

(I·P·德赛《古吉拉特农村实行不可接触状况》)

虽然调查的是 70 年代的歧视状态,但在 21 世纪的今天,这些状态并没有太多改变。可以看出社会对低种姓们的歧视是多么严重。

而这种条条框框反过来也保证了婆罗门的尊贵生活和社会地位。

四、低种姓也想成为婆罗门呢?

低种姓和高种姓的生活待遇差别如此之大,低种姓不能逆天改命了吗?

种姓种姓,改了姓是不是就可以改了种?

但很可惜,种姓制度经过千百年,已经造成了肤色和阶级上的固化。

首先来说说肤色。

如果你去印度旅游,可能会很惊讶印度人彼此之间长得如此不同!

有的人像西欧人,肤白身高,还有黑发黑眸的典型亚洲人的特征。

有的人像非洲人,肤黑唇厚、身材矮小。

还有人介于二者之间,皮肤偏棕色,身材也算中等

印度本土的达罗毗茶人和外来的雅利安人其实外形差异巨大。达罗毗茶人一般肤色较深,身材较小,而雅利安人则肤色偏白,身材高大,因此印度有句谚语,不要相信白皮肤的首陀罗和黑皮肤的婆罗门。

(左边高种姓;右边低种姓,但还能接触,属于首陀罗)

但其实肤色并不是评判种姓的准确标准,比如演员阿米尔.汗。汗姓Khan,源于突厥语,意为“君主”、“王公”、“领袖”,是穆斯林贵族种姓,在印度种姓中属于仅次于婆罗门的刹帝利。但阿米尔汗本人不高也不白,若是单凭肤色外貌判断就显得过于武断了。

(阿米尔·汗)

之前说过在印度,种姓和职业息息相关。长久稳定的职业分工必然形成巨大的阶级分化。

阶级的不同,必然导致生活方式的不同。

因此若一个低种姓的人想“冒充”高种姓的人,那就必须了解他们的生活,但生活是经不起丝毫伪装的。

“你们家供奉的是哪位家神?”

“你母亲是如何穿沙丽的?”

“你们家喝水的器具是什么?”

这些问题,作为婆罗门可以轻易回答,然而低种姓的人可能茫然无知,一问就露馅了。

在诸多生活方式中最重要差异的还是“祭祀仪式”的不同。

这点熟读《论语》的中国人应该很能理解,孔子认为“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在注重祭祀的印度教中也是如此,主持祭祀的一般都是地位最高的统治者,他们的祭祀礼仪也是最繁琐的。

印度婆罗门一生中的祭祀仪式数不胜数。诸如受胎式( 乞求受胎) 、求男式( 乞求生男) 、结婚式等等。

种姓就是阶级,就是生活。

既然印度的生活中处处有种姓,那换个地方生活是不是能“重新开始“?

在印度的城镇或村庄里人口流动性很低,很多人世代居住于此,对彼此之间的种姓非常了解。如果“背井离乡”,去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当地人见到陌生人一般都会问对方

“你的种姓是什么?”

根据传统,每个人都有知情的权利。因此这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既然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根深蒂固,那就脱离这个充满歧视的社会,到另一个“自由平等”的彼岸吧!

“移民”可能是第一反应。

但事实依然很残酷,阴魂不散的种姓制度遍布在每一寸有印度人的土地上!

(思科歧视案)

2020 年 7 月,《纽约时报》在一篇题为“硅谷中的种姓幽灵”的文章中报道了一桩不同寻常的职场歧视案件。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印度达利特种姓的工程师在思科公司任职时遇上了印度高种姓的经理,经理知道了他是低种姓后歧视他,削减了他的工资,剥夺了很多工作机会。

工程师愤而上报人力资源部后,思科公司竟然因为“种姓歧视并不违法”,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后来,高种姓经理还采取了报复措施,无端撤销了工程师在两项技术上的领导地位。

五、结语

这样严苛而压抑的种姓制度可能让大多数人都觉得难以理解。

马克思曾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形式是种姓制度。”作为一种落后的,带有歧视性色彩的,严重违反人权的一种社会存在,既得利益者保卫“成果”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低种姓人意识不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为什么备受欺凌的低种姓人不反抗?

(甘地)

在 20 世纪,民主的大潮席卷封建落后的印度,圣雄甘地把“达利特”称为“哈里真”,意为“神之子”。,想扭转低种姓的地社会地位。

1947年,印度经过艰难的战斗后终于成为独立的国家,在《宪法》(1950 年)第十五条中规定, 对于贱民实行不可接触的歧视即可构成犯罪行为”,这意味着印度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

此外,从1947年至1951年, 印度的26 个邦中有 22 个邦制定出了保护贱民的法律。

但是一直到现在,种姓制度在印度仍然深入人心。要想真正地实现人人平等,不仅仅需要法律,思想上的转变才是当务之急。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