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的意思(见微知著的典故)
鬼谷子:欲成大事者,需要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红楼梦》中黛玉教给香菱学诗的方法是“细心、揣摩、透熟”,即微探究。
微探究就是能从细微处发现问题,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在“仔细揣摩熟透”后得到以简驭繁的结论。
见微知著,即通过细节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向,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世间万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联系的,蝴蝶效应处处都存在。
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很多时候,从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可以折射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识人、识事,固然应从大处着眼,但切不可忽视细节。正可谓:细枝末节,时见闪光之点;点滴毫末,总有端倪可现。
1、在细节中识人识事
鬼谷子说:“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
意思是无论是动作、言说还是沉默以及为探测实情而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都要事先设计,确定基本法则。
有一句成语叫“见微知著”,意思是说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看清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酿成终生的遗憾。
苏轼与好友谢景溢结伴郊游,两人边走边谈,甚是高兴。
突然,一个东西从树上掉了下来,两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只受伤的小鸟。苏轼凑过去刚想伸手将小鸟捧起来,谢景溢却抢先一脚把小鸟踩死了。
“兄台何必为一只惊吓了我们的飞禽耗费心思,走吧!”两人继续前行。
谢景溢仍然眉飞色舞,高谈阔论,好不潇洒,而苏轼却面色凝重,只是偶尔应付两声,全然没了先前的兴致。
郊游回来了,苏轼便与谢景溢断交。有朋友问他何以至此,苏轼语出惊人:“轻贱生命之人,不可为交。”
朋友不信,以为另有隐情,苏轼却正颜说道:“若此人得势,定不会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定会做出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的事来。”朋友将信将疑。
多年以后,谢景溢果然成为一代奸臣,杀戮无数,苏轼也险遭毒手。时人叹苏轼见微知著的本领。
韩非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故和1000处事故隐患。
深刻揭示了所有事故都经历一个从隐患苗头到征兆变化的规律。必须心存忧患,把各项工作想在先、谋在前、抓在细,才能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确保万无一失。
说到肿瘤,我们都很害怕,其中,预防和提早发现是最重要的步骤。
首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多运动,保持情绪稳定,不要熬夜、大吃大喝,更应避免过多摄入烟酒。
很多癌症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因此要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因此,战胜肿瘤一定要从小事抓起,做好预防工作。
2、在沉静中思考本质
鬼谷子说:“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
意思是我们需要心平气和、摒弃个人情绪去听取别人的言辞,考察事理、论说万物,去辨别事物性质。
心境静穆,是人之性情的一种状态,是思考问题的前提,没有恬静的心态,是不可能认识问题并将问题思考清楚的。
“非宁静无以致远”,即不能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这就更突显“静”的重要性了。
牛顿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被树上掉落的苹果砸住头,仔细思索后以小见大,发现万有引力。阿基米德独自洗澡时观察到盆中溢出的水,经过思考研究后得出了浮力定律。
而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小孩子在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里学习,在客流量大、吵吵闹闹的环境中肯定无法高效思考问题。
父母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以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思维能力。
相反,如果我们总是被外界的各种诱惑弄得魂不守舍,被各方面的利益牵扯得心神不宁,这样对事物怎么可能有准确的思考和判断呢?又怎么能分得清是非曲直呢?
因此,保持客观冷静,是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所谓“静观风云”,也正寄于此理。我们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情、平和的心态和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思考和对待。
比如在活动表彰名单中没有自己时,平心静气地想想自身条件,客观地与他人比长短,可能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公平。
诸如此类,恕不枚举,归结起来,就是只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冷静的情绪,就能举重若轻地处理好各种问题。
能明察秋毫的人往往目光敏锐,善于从细节处分析全局,通过表象探究到事物本质。
莎士比亚说过,人生就像窗外的天气,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雷雨、风暴,要想在处处危机四伏的人生海洋中乘风破浪,航行到胜利光明的彼岸,就必须防患于未然,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