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是什么意思(心里压抑是什么症状)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常常有这些体验:
-
你在那些情感很强烈的人身边会觉得不舒服
-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感受或想法,它们出现时你时常会有种“没必要”的感觉
-
你几乎从不哭泣或大声喊叫
-
你觉得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感觉“还好”,也会这样告诉他人
-
你会阶段性地依赖一些“逃避式习惯”,比如暴饮暴食,疯狂购物或暴睡
-
很多时候你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
如果你认真聆听自己的内心,会发现有很多苛责的声音,可能是针对他人的,也可能是针对自己的
-
你对失控怀有强烈的恐惧,希望自己对周遭一切都有所控制
如果是的话,你可能正处于压抑之中。
“压抑”是什么?
压抑是一种情绪管理方法,心理学家将它定义为当情绪被唤起时,不作出任何表达性的举动,克制自己释放出表现该情绪的面部表情,行为和言语等等,以此掩藏自己此刻的情绪体验。
压抑通常被看作一种消极的自我管理策略。大量研究发现压抑自我表达,与睡眠障碍、心理压力感、精神疾病(如抑郁)与一些生理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相关。
为什么我们会压抑情绪和想法?
有研究者认为,一个人倾向于压抑还是表达,是一种个人特质,和天生的气质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但一个人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从愿意表达到选择压抑,则是一种更常见的情况。有学者认为,总是选择压抑自己和一个人过于严苛的超我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你想要表达你的负面情绪时,你的“超我”可能会告诉你别这样做,会显得你很软弱。
又或是,过去的负面经历让我们不敢表达。如果人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表达总是被忽视、无法得到回应,或是他们在表达情感和愿望时时常遭受来自他人的嘲笑或否认等负面反应,他们就会渐渐学会用压抑代替表达。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大家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并没有消失,却学会了牢牢地压在心里。人们很难像想象中那样,只压抑某一部分的自己。当一个人开始压抑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行为时,他们整个人都会逐渐进入一个相对压抑的状态之中。它虽然是一种“策略”,但却并不是那么收放自如。换言之,当我们说一个人“压抑”时,说的更像是一种稳定的倾向和常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压抑本身也是一种危险的策略。
为什么说压抑不好?
1. 越压抑越会发反弹
对于我们内心那些强烈的情绪、念头和行为冲动,我们是压抑不了的。表面上,我们的确能够在产生了那些情感或想法的当下压制住它们,不表达出来;但实际上,那些我们试图压抑的东西会以更激烈的形式再回到我们身上。这种现象被学者们称作压抑的回弹效应。
比如,人们常常在分手后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去想前任,压抑自己的思念和复合的冲动;但我们也会发现,越是这样做,就越会不受控制地想到和对方有关的一切,就越是想要去联系对方。
或者,在第二天有要事时,我们越是想压抑住自己焦虑和紧张的心情尽快入睡,就会越发焦虑,并且需要花费比平时更长的时间才能睡着。
2. 越压抑越孤单
压抑自己,你会逐渐变得孤僻,并成为他人眼中的孤僻者。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过多的自我压抑会让人产生一种“我不是真实的”的感受。
这种对自身存在的不真实感,不仅会让人们变得更加不喜欢自己,也会妨碍我们去与他人建立联结。这是因为,在你自己逐渐看不到本真的自己的同时,那个想靠近你的人也会相信你是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了,不愿意让他看见。这种本能可能正是联结我们和自己,以及我们和他人之间的那座桥。
习惯性压抑的人该怎么做?
对于那些习惯性压抑自我感受、想法和冲动的人,我们有以下2条建议,
1.留意自己的身心体验
努力地、有意识地觉察自己每一个时刻中的身心体验——就像你之前努力地压抑自己一样。你需要在每一个让你觉得不那么喜欢或舒服的情绪、念头或行为冲动产生时,去捕捉它们,觉察在那个瞬间你的所有感受,包括身体的感受,也包括你下意识地想要压抑它们的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尽量控制住自己以任何形式去评价你所产生的那种感受或想法,也不要去想“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在这时候,你需要关注的只有“是什么”——我感受到的是什么,我的想法和冲动是什么。如果你怕自己忘记,可以拿笔记下当时的情境和你觉察到的东西,但不要记录任何主观的评论。
2.尝试表达
这种尝试一定是循序渐进的。比如在一开始,你只要做到在让你觉得最舒服和安心的关系中,偶尔表达出自己的一些“难以启齿”的情感和念头,就已经很好了。
如果你觉得有困难,这种表达也不一定要是面对面的、实时的,甚至你可以在已经下意识地压抑了它们之后,再在某个合适的机会告诉他,你在哪一个时刻产生过怎样的情感/想法/冲动,以及你压抑了它们。
在觉察自身和表达自身的过程中,你会慢慢找回你丢失的那种“本真感”。这种本真感是你想要靠近自己、喜欢自己所必需的,也是他人想要靠近你、喜欢你所必需的。你要知道,我们内心最隐秘的渴望,是真实的那个“我”被完全看见,而不是压制住那个最希望被看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