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黄河入海口旅游攻略)
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北部的铜瓦厢决口,结束了七百多年黄河南流的历史,夺山东省内的大清河入海,黄河入海口位于现在的山东东营市 。
由于泥沙沉积,黄河河尾像巨龙的尾巴一样摆来摆去,黄河入海曾多次决溢改道,淤积出大片沃土,这是一块新生的土地,并且不断向渤海推进。全国各地的面积都是不变的,只有东营市的面积年年扩大。
一个世纪以来,四方移民不断涌来黄河入海口垦荒种地,安家落户。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今日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的现代化建设,历经沧桑多变,其中有三次大开发,促进了这里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一、民国时期的黄河口移民
每谈到这一地区的移民,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提到韩复榘。韩复榘于1930年9月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此间,山东天灾频发,特别是黄河经常决口泛滥, 受灾地区耕地大部分被淹没荒废,百姓流离失所。于是,韩复渠便把大量灾民迁往黄河入海口新淤地垦荒。
1930年,韩复渠命其治下的20师59旅赵心德部开到利津县(包括今垦利县),一面剿匪,维护地方治安,一面自己进行屯垦种地生产自给。这些官兵不仅有自己的军管地和学田地,还有了自己所分垦地的佃农,生活也逐步富足,临撤走时还留下一批“功劳兵”继续屯垦,于是在屯垦集中地带逐渐形成若干移民新村。
1935年7月,黄河在鄄城县决口,,大水平漫淹鲁西南10余县,造成数十万灾民无家可归。韩复榘遂从上述地区迁移灾民4200余人到利津北洼(今垦利县东部)垦荒自救,他们将这批移民每200人编为一个大组,每组划分荒地一段,为一村,诸如一村、二村等,以序数排列,在这一带先后建立了 29个村庄。为使这些移民能够有条件安心垦荒,韩复榘还向移民发放了一些物资和粮食。 第二年这些移民就回原籍搬迁家属,带上老婆孩子,分驻自己的垦地,从此开始了在这里居住垦荒的生涯。
1935年9月,韩复榘还将一批行将退伍的功劳兵发派到黄河新淤地上屯种。据1935年9月《山东省政府第三届第五周年工作报告》记载,当时的分地标准为:“士兵每人40亩,军官按级别自低到高逐级递增,即排长每人100亩,连长150亩,营长200亩,团长300亩,旅长500亩。”1935年约有1000余名功劳兵被成建制地发派到这里,这些人带着政府发放的少量工具,搭起“地屋子”,垦荒种地,安家落户,形成很多村落。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涵盖了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13个省份。 在这几次移民的同时,也带动了很多因躲逃匪乱,逃避天灾的鲁南、鲁西、鲁北、鲁中的民众自发地流入垦区。
可以说,这几次移民,是一次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经济大开发,从而在新生的土地上,构成了现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东部村民祖籍复杂多样、移民杂居共处的现状,同时也形成了由各种乡土文化融汇一体的多元性移民文化。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大开发
新中国成立以后,地方政府和人民解放军持续在黄河口开荒种田,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经过长时间的变革和组合,最后形成了四大农牧业生产基地.、
⑴广北农场
广北农场1950开始建立,现位于东营市广饶县北部,东至环渤海路,与广饶县盐场为邻;南至小清河为界,与寿光市隔河相望;西与丁庄镇交界;北与东营区接壤。辖区规划面积8000公顷,居民点175.2公顷,工矿用地202.3公顷,农田6955.3公顷, 未利用土地667.3公顷。农场为正县级单位,隶属于市政府领导。1995年辖3个分场,1个奶牛场,17个副业企业和芦清沟、南河岸、东马楼、朴家庄4个自然村,总人口6800人,其中职工2456人。后经市政府批准改制,称东营市广北实业总公司,原场名继续保留使用。
⑵黄河农场
黄河农场是一九五六年建场的中型农垦企业。现位于东营市垦利县境内,黄河入海口尾闾,东临渤海,北靠黄河,面积12.5万亩,其中耕地4.5万亩,牧草地1.8万亩,可垦荒地2.9万亩,滩涂1.8万亩,其它1.5万亩,以中壤土为主,其次为沙壤,地势西高东低,自然比降五千分之一,地势平坦。农业开发力度较大,农田内沟、渠、路、林配套,客水主要来自小岛河和引黄五七渠,灌溉系数较高,排水系统自成体系,抵抗洪涝旱灾害能力强。下设一、二、三、四分场、科研站及农业开发区6个农业单位,畜牧业发达。总人口3448人,在职职工总人数812人。现在名为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⑶渤海农场
渤海农场始建于1950年3月,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境内,南抵黄河尾闾北岸,西接利津县汀罗镇,东接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北至河口区六合乡。农场总场辖四个分场和工贸、农业、资源开发、畜禽养殖,四个公司。全场土地总面积31.56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多人,其中农场职工近千人。
⑷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简称"济军生产基地")位于东营市北部黄河入海口地区,北临渤海、南跨黄河,南北长大于70公里,东西宽大于25公里,总面积大于790平方公里,占黄河三角洲总面积的14.6%。
济军生产基地前身是济南军区军马场,成立于1963年12月,曾一度是全军第二大军马场。1992年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正式成立,济军生产基地机关位于河口区孤岛镇。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结构,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以刺槐为主的平原人工林区。曾先后被评为东营市、山东省、济南军区和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三百佳单位",被中国消费者协会推介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济军生产基地为师级单位。
⑸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
人民政府在主导黄河口农垦军垦的同时,还在黄河三角州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具体实施了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打渔张村而得名。打渔张灌区位于黄河右岸,原设计灌溉面积324万亩。
1951年底,中央军委把山东省东北部滨海地区划为军垦区。在苏联水利专家帮助下,1952年春,决定兴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1958年完成整个灌区建设。灌区的建成在引水灌溉和改良土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灌区人民结束了饮用咸水的历史。
经过多年的调整、改建,打渔张引黄灌区被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形成了以老闸、新闸为核心,四条风景带特色独具的水利景观。
黄河口地区四大农业基地的形成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果,为发展黄河口地区的现代化农业,也为这里的全面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石油天然气大开发
1955年,国家决定对华北平原地区展开区域性的石油普查,勘探目标逐步向东转移,落脚是黄河三角洲。1961年4月16日 ,在东营村附近打的华8井,首次见到工业油流,日产原油8.1吨,从而发现了胜利油田。1962年9月23日 ,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即由此而来。当年7月,石油工业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对东营凹陷进行重点勘探。
1964年1月25日 ,国家正式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形成了继大庆石油会战之后的又一场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建设会战。1965年3月,坨11井和坨9井分别获日产1134吨和1036吨的高产油流,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千吨级油井。由于该油井位于东营地区胜利村一带,为了纪念石油会战取得的巨大胜利, 1971年6月11日 ,"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1972年6月15日 更名为"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结束了20多年的会战体制。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等 8 个城市的 28 个县( 区 ) 境内,主体部位在黄河入海口两侧。
胜利油田是一个资源丰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在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流域经济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