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爱会消失的对吗(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
最近在网上冲浪总会看到这句话:“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网友们一言不合就用这句来表达心情。
铲屎官被主子嫌弃了,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
王嘉尔夹走王一博的香菜,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
生病找亲妈,果然没找到,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
迷一样的数学,愣是看不懂,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
话说这个梗其实来自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剧中小女孩问想要离婚的父母:“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父亲回答说:“爸爸妈妈对小孩的爱是不会消失的。”小女孩说:“骗人,你们以前也是因为有爱,所以才会结婚生小孩。那为什么现在就没有了?”虽然人人都希望结婚以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也有不少婚姻抵不住柴米油盐的庸常,最终无奈收场。
新冠病毒爆发以来,新闻里常在报道世界各地的离婚率猛增,从欧美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再到沙特阿拉伯,概无例外。七夕刚过,我得知身边一个妹纸最近也离婚了,她轻描淡写说:“没什么,合不来就散呗。”据报道,在疫情刚缓和的四五月,深圳迎来了“报复性离婚潮”,网上预约全部爆满。
婚姻一直被认为是爱情的认证,人们因恋爱而结婚,一段感情也只有走进婚姻才被视为“修成正果”。如果你只敢声称只恋爱不结婚,一定会被人质疑对恋爱关系“不认真”,连90后都说“所有不以结婚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
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观念里,人们普遍认为婚姻会让人幸福,离婚会令人孤独痛苦,而迟迟不结婚是人生一大失败。由此也有了“剩男”、“剩女”这些略带贬义的称呼。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是西方国家里结婚率和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据皮优研究中心的报告,现在18岁以上的美国人已婚的只有一半,远低于1960年时的72%,其中一大原因是人们普遍推迟了结婚年龄。2018年美国人的初婚年龄中中位数是男性30岁,女性28岁。大多数美国单身人士仍然宣称自己期待结婚,但又有27%的未婚者表示不确定婚姻是否适合自己。
人们把婚姻当是人际关系里最核心的关系,当两个人在婚礼上交换誓言,把双方的亲朋好友聚集一堂,似乎也交换了彼此的社交圈。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结婚会拓宽社交关系纽带,配偶的家人也是你的家人,配偶的朋友也将成为你的朋友。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美国波士顿学院的社会学家娜塔莉亚·萨基斯(Natalia Sarkisian)和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社会学家娜奥米·格斯特尔(Naomi Gerstel)在回顾了两项全国调查后指出,婚姻实际上削弱了其他社会纽带。
已婚人士拜访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次数都显著减少,更少接送他们或是帮忙家事,跟朋友闲逛也减少了。看看身边的朋友好像的确如此。如果你跟父母不住在同一个城市,又不需要父母帮忙带小孩,看望父母基本就是逢年过节才去,一年到头也就见上那么几次。
万一碰到婆媳关系不好的,跟父母见面的次数会更少。已婚的朋友也很容易神隐,吃饭逛街看电影都是跟另一半去了,像单身的时候那种几个朋友漫无目的瞎逛一天的光景不再。相比之下单身的人跟亲朋好友的连结更为紧密,他们为父母和兄弟姐妹提供更多的照顾,跟朋友更加频繁地联络。调查发现单身女性比已婚女性在政治上的参与度也更高。
长辈们在劝婚的时候经常说:“你不结婚老了以后怎么办?生病的时候连个人给你倒杯水都没有。”他们认为的婚姻,就是当你遇到什么事的时候,不会连个求助的人都没有,而是有个人一定在那里,有求必应。人们期待结婚能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口中的婚姻似乎是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你生病在床配偶伺候你左右,你失业在家配偶养着你,你要去拼事业进修配偶还能承担所有家务。当你还是单身的时候,这些角色也许是由众多亲朋好友共同分担的;但在你结婚之后,所有责任几乎都落到了配偶一个人身上。
萨基斯和格斯特尔也想知道是否因为育儿牵扯了已婚者太多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他们忽略了其他社会关系。然而她们却发现,已婚无孩的人跟亲朋好友联系是最少的,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时间金钱都比较自由,夫妇俩玩得很少,不太需要向父母或朋友求助,也就更少联系了。
因此成功的婚姻生活带来的自主权实际上会让夫妇孤立于其他社会关系。生了小孩之后需要父母来帮忙,这种社交隔离反而会稍微缓和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