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是什么意思(一个人反感你的表现)
人生真正的成熟,就是有一天明白:你以为的未必是对的。
有一天,发现曾经自以为是的那些观点都错误的时候,这才是真正成熟的开始。但是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到了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又甚者,有的人一生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一:别忽略了人性的虚伪
就如同人性之中的“虚伪”一样,为了所谓的利益,为了他所自以为的“聪明”,给自己戴上了一个虚伪的面具,以虚伪示人,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无未必如愿,反而让虚伪葬送了自我的一生。
其实虚伪只是一把双刃剑,你以为可以拿这把剑去保护自己,但是最后伤的也是你自己。
人类是一种情感动物,也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所以人类会为了利益伪装自己。
人的内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过表象去观察,然后加以定论,很容易对一件事情产生误解或者被一个人蒙骗。
一般来说,言语、行动、心理、应当是一致的,但是一个人却可以通过刻意的掩饰,来蒙蔽对方的眼睛。
但是有的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掩盖事实的真相,甚至千方百计的在语言上加以修饰,在行为上虚伪作势,让人难辨真伪。
在元朝的时候,宣彦昭担任平阳州判官,有一天下大雨了,百姓和一个士兵在争雨伞。
他们都说这一把雨伞是自己的,这个时候刚好被宣彦昭看到了,于是宣彦昭一生气,把伞一分为二,把两人都赶出去。
然后他又秘密派一个人跟随他们两个,发现那个士兵非常生气的叫嚷不停,而那个百姓却说:“你自己弄丢了伞,跟我有什么关系。”
跟随的这个士兵就把情况告诉宣彦昭,宣彦昭把他们两个又找回来,杖刑处罚了那个百姓,并命令他买伞还给士兵。
两个人为了一把伞争夺,都各自说是自己的,后来两人离去之后,又秘密派人观察,有一个高兴,有一个生气,就说明生气的那个人,是在惋惜自己的伞被损坏了。
而高兴的那个人,正是认为自己凭空得了半把伞而开心,所以宣彦昭的这一招可谓是非常巧妙。
范邰任俊仪令的时候,有一天上街,发现两个人在抢一匹布,范邰就命令把布从中间分开,每个人一半回去了。
然后派人观察,发现一个人高兴一个人难过,于是把那个高兴的人抓了起来。
其实这些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你认真去观察,一定能辨别真伪,还其中一个人清白。
这一种奇特的方式,也是窥探人心最好的一个手段,恰当的运用了人言语行为和心理之间的关系,通过错开时差的关系,窥探一个人真正的内心本质。
在另一个空间设置一种情景,让他们放松警惕,显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某一些状况下,可以用特殊的手段特殊对待,那么在平时的人生中呢,当你遇到一些状况的时候,不是每一次都有机会用“特殊手段”,但是你同样会被人性的虚伪所蒙骗。
有一句非常通俗的话,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鬼话”,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很多人为了自我的利益,用一种虚伪的面目示人。
二:虚伪是最拙劣的“演技”
我们不反对善意的谎言,但是反对的是那些虚伪的面目,它让一个人丧失了正确的判断能力,给其他人也造成了伤害。
而对于一个行使虚伪的人来说,当你以为用虚伪去蒙骗他人的时候,自己得到的是一种收获和益处吗?答案是否定的。
就如同我们刚才所说,虚伪是一把双刃剑,看似伤害别人的时候,其实伤害的也是你自己。
虚伪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把剑刺向你自己的时候,就是你的虚伪面目示人的时候。因为纸是包不住火的,没有谎言能永久的存在。
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对于那些存有侥幸心理,虚伪面目示人的时候,不管你做了什么样的坏事,最终都是要暴露的。
汉高祖刘邦封他的侄子刘濞做吴王,刘濞野心非常大,与汉景帝有冤仇,所以暗中谋反。
据《汉书》记载,辞赋家枚乘在吴王刘濞手下供职担任郎中,他看出来刘濞有谋反的意图,就上书劝谏。
枚乘在上书劝谏吴王的书中这样写: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刘濞没有听他的劝告,枚乘后来离开了吴国,投奔梁孝王,后来刘濞发动七国叛乱,最终身败名裂。
枚乘劝诫他的那一句“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后来就演化成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世上没有任何行为能够永久的虚伪下去,所有的虚伪终将有一天暴露出来,而真正的智者都明白这一点。
正所谓大智若愚,真正的智者从来不会用虚伪的面目去对待别人,因为他们知道虚伪最后伤害的一定是自己。
三:人生的智慧,就是摒弃虚伪
《道德经》之中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杜绝智慧,抛却狡辩,民众获利百倍之多,那么虚伪是什么呢?虚伪就是机巧之心,虚伪就是我们第一要杜绝的状态。
我们不管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来看,过度的机巧用心,最后给自己带来的都是灾祸。
人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之上,乱砍乱伐,捕杀动物,最后造成生态失衡,动物灭绝,这就是所谓的“聪明”给自己带来的后果。
而人与人相处呢,有的人自以为很聪明,用虚伪面目去示人,但是当你遇到了特殊情况,不小心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时,你失去的是别人的信任。
纸是包不住火的,撒下一个谎言就注定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弥补,最后终将暴露本质。
用虚伪赚得的利益,永远弥补不了本性显露之后的损失。
《道德经》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有智慧有知识智慧的人不会夸夸其谈,高谈阔论者是不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刻意的虚伪的人,绝对不是真正聪明的人。
正所谓说“大智若愚”真正聪明的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以诚待人。
古语说:大巧无巧,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会炫耀机巧,而那些卖弄聪明的人,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
虚伪的人,刻意的卖弄机巧,最后得到的一定是灾祸,所以以诚待人,避开虚伪之心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