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的下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临其境】

作者颜真卿是唐朝著名书法家、名臣,这首诗既是颜真卿为勉励后人所写,又是自身勤学苦读的精华感悟。他3岁丧父,家道中落,但母亲殷氏为人坚毅,有孟母三迁的教育风范,对其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

颜真卿能体会母亲的一片苦心,格外自律,日夜苦读,正如诗中所讲。《劝学》中的“劝”字统领全文,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诫年轻人需早知勤奋学习。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鸣之时,正是男儿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耍,却不知道好好学习,待到老年、头发花白之时,才后悔当初为什么不知道勤学苦读,但也是悔之已晚。


【一句钟情】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如一老者谆谆教导后人,富含哲理,整个核心就在于“会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复利是一个金融术语,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蕴含的道理很简单:每天努力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一点点,这正如1.01的365次方是37.78,而0.99的365次方却是0.03,虽然每天仅仅差别一点点,但长此以往将差距巨大。

读书最具复利特点,经年累月之后,读书的人将累积巨大优势,轻松碾压多数同龄人。年轻人只需每天比别人更努力一点点:当别人在玩游戏、你要读书;当别人睡懒觉、你要读书;当别人去旅游、你要读书……。

记住,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即使已经虚度一段光阴,但也无需气馁放弃,因为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管把握当下,每天努力向上,必不会有负于将来的自己。


【诗歌故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真正让我体会到:惟有真读书、苦读书,方能改变命运,而且愈是贫穷愈要读书。凿壁偷光是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更是劝学的经典演绎。

西汉学者匡衡,自幼家贫却极为好学。他和一个亲戚学会了认字,有了读书的能力,虽然没钱上学,但从没有放弃读书。

那个时候,书都是竹简做成的,又比较稀有,所以异常贵重。匡衡买不起书,就想办法借书读,而有书的人是不肯轻易借给别人的。

为此,匡衡想了个办法,在农忙时节,为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当地一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做工,不要报酬。主人很惊奇,问他要什么,他说:“我想得到主人的书,全部读完它。”主人深受感动,直接用书作报酬资助他。

后来,匡衡长大,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要一天到晚在田里干活,只有中午午休的时候,才挤出一点时间看书,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

匡衡非常着急,心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但匡衡家里真的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背诵白天读过的书,突然看到墙壁上透过一线亮光。他如获至宝,霍得一下站起来,赶紧走到墙壁边,发现亮光从壁缝里透出来。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把墙缝凿大些,让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些,这样他就能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书。

最终,匡衡通过自己的勤学苦读,以《诗经》著称,成为西汉一代儒家大师,并在西汉元帝时位至丞相。

人这一生,唯读书与运动不可辜负,真正的读书却是件极为辛苦的事情。年轻人应该要有匡衡这种读书的精气神,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年轻时吃不下读书的苦,走入社会后不得不吃生活的苦。


【无障碍阅读】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作家介绍】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颜真卿像


【佳句背囊】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出自《增广贤文:人生一世、勤学须早》,意指一生短暂,青少年是最美好的时光,人们应在风华正茂之时,勤学不辍,否则转眼间成为老人,没什么事业成就,人生一天比一天暗淡,却悔之已晚。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