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其语语之的翻译(人以其语语之)

人以其语语之(人以其语语之的翻译)

我们在小学甚至初中阶段,可能都不大会有人用文学素养、语文素养来评价你,但对于气质这个词,大家应该已经不陌生了。人的气质如何,跟美貌跟颜值挂钩。小孩子也有气质,但幼儿时期的气质,更多的是性格的体现,等到长大了些,到了青少年阶段,这个时候的气质,就是环境熏陶、教育影响、学习训练等多方面的作用结果了。

比方说,我们看到一个男生,跟他聊天、相处下来,评价这个男生说他有书卷气,气质儒雅,这当然是赞扬,而且给人一种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的感觉。但我们并没有说他长得多帅,什么剑眉星目,玉树临风,只是感觉得他外形还不错。这其实就是气质加分,而这个气质,就包含了文化素养、文学素养。

同样,我们看到一个女生,觉得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虽然也没有说这个女生容貌多么漂亮,却也会让人感觉这女孩不错,气质佳。这个气质,也包括了素养。

苏东坡的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读书多了,文学素养就有了,气质就好吗?也不是,因为书卷气,搞得不好就是书呆子气。但一个人要是不读书,肯定是没有书卷气、文雅气的。那么,到底什么叫素养,什么叫文学素养呢?

文学素养,掰开来讲,就是文学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文学的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评论等等,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表现社会文化,是对美的体现。

文学素养,一般是指我们在小说、散文、诗词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能力,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人怎么写、怎么说,怎样表达社会生活和内心想法的能力。

说起来简单,人会说话会写字,就具备了表达的基本能力,说得好一点,写得好一点,是不是就是素养提高了呢?

好像也没错。那么,提高素养,是不是很简单呢?

当然不是。识字容易讲话容易,怎么讲得好,文章怎么写得好,不容易。这方面,就算是天才儿童,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积累、提高,也会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说到这里,就很容易引出一个问题。“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呢?

出自《世说新语》,讲的是孔融小时候回击别人的事。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举这个例子,不是说这个故事有多了不起,也不是说知道这句话的出处有什么了不起。因为只要你读过或者学过这篇文章,自然就知道,不在话下。

不知道,也没什么问题。

我们甚至可以说,什么意思嘛,解释一下呗。别人解释了说,了了是聪明的意思,甚至有的人听完解释后还会说,哦,那你就直接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聪明。干嘛掉书袋,好像自己多有学问似的。

这种情况,我们都不排除。

这种话,老实讲,开玩笑,自嘲,可以。真的不懂也没关系,学海无涯,人都不是天生就知道很多事的,只要保有学习的心态,就会从生活中得到很多知识。

但如果不懂,看到别人懂,然后去嘲笑别人,那就有点顽固了。别的不好说,这样的态度,肯定跟提高文学素养没什么关系了。

提高文学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简单点说,通过阅读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主要途径,比方说,读了像《世说新语》这类书,你至少会发现,不少成语都出自这本书吧?

像望梅止渴,讲曹操的急中生智、应变之才。像受宠若惊,写伏滔的一篇小品文。被皇帝眷顾后匆匆跑回家跟儿子说话的细节。

还有口若悬河、标新立异、琳琅满目、大家闺秀、鹤立鸡群、登峰造极、才疏志大、流芳百世、难兄难弟、若有所失……

这些平常我们经常用到的成语,都会用,但知道背后的故事,肯定比不知道的人,具有更多的文学素养。

著名翻译家、评论家、学者,傅雷,就很欣赏《世说新语》。他可以说是学贯中西,在给留学波兰的儿子傅聪的信里,也叮嘱他,让他经常读《世说新语》。

推荐戴建业教授的《戴建业精读世说新语》。

我们用一个成语,不会特意去跟人说,它是怎么回事。因为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目的并不是拿去炫耀的。诗书读得多,不一定让一个人“气自华”,读书的目的不是用来炫耀学识,也不是为了增加谈吐的资本。而是用来修养内心,培养品性,提升思想境界的。

我们去旅游,游览名山大川,或者来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物前面,不管是一座庙宇还是一片古迹,到了以后,拍个照,发朋友圈,一般来讲,大家不会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的人文知识都写一遍,发出来,长篇大论一番,可能也就是说上三两句,赞美一番,感慨两句,或者就一句话真漂亮,真壮观。

但是,只会写真漂亮,哇塞好棒棒,并不知道好在哪里的人,跟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是内心有很多感触,知道眼前景物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在多个角度都有感慨的人,同样的风景,同样的景物,带给不同的个体的大脑活动是不一样的。

比如去敦煌,可能会想到日本井上靖写的《敦煌》,想到《我心归处是敦煌》的樊锦诗。

推荐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

这次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分填报了北大考古专业,成为考古界的团宠。她收到了她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赠的口述自传《我心归处是敦煌》,激动得连夜回信。

文学素养高的人,讲不定就此来了一次头脑风暴,激荡心灵,启发思考,充实智慧。

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来讲,这方面得到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素养不同,效果也不同。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