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寓言故事(不耻下问是谁说的)

不耻下问是谁说的(不耻下问的寓言故事)

老子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餍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誇,非道也哉!”庄子说:“五色不乱,孰为文綵?”到了韩非子:“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直接说“文”是儒这个蠹害的大帮凶。“文”,在道、法、墨家那里是清一色反对;而在孔子那里却津津乐道,仅《论语》中就出现了24次。孔子无疑是中国“文”之集大成者,给社会人生崇尚文明文化注入了源头活水。

01.孔子把“文”与人们的善美行为德行联系起来:“文”,指向了人的善行善为。

孔子有一项伟大贡献,是把学习从贵族殿堂着力扩大到下层社会,并且把学习作为完善人生、成就圣贤的不二法门。甚至把学习看作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进步的标志,“文”也进入了崇高的境地: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这位卫国大夫姓孔名圉的孔文子,“文”是不是他的谥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把“文”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联系起来,强调因为好学、下问才称谓他为“文”。身为大夫高官,正处于礼崩乐坏之际,他不仅好学,而且能安然向身份低年纪轻的人请教,实为难能可贵。孔子在此讨论“文”,意在倡导一种文明进步:好学、好问应当成为社会人生的一种风尚和一种气象。

还有一位公叔文子,他的“文”不是学习上的善行,而是推荐人才上的善举: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论语·宪问》)

这位身为卫国大夫的公叔文子(即公叔发),能把自己的家臣、出身低微的僎荐举做了与自已平起平坐的官职,孔子肯定他够格称为“文”(也无须拘于谥号之说,作为德行称赞倒很确实),这更是难能可贵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大胸怀、高境界,这也是“文”的境界。

孔子肯定了这两个人的“文”,因为他们的行为德行具有善美性、引领性、方向性,可以成为社会人生崇尚与遵循的现实样板。

02.孔子把“文”与国家的善美政治文化联系起来:“文”,指向了善柔的施政行为。

孔子推崇周代乃至三代的是“文”,而不是“武”,这种取舍就把治国的根脉归向了以“文”治国的航道:

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字面的意思是:孔子说,周代参照夏商两朝制订出丰富多彩的“文”,我主张遵从周代的“文”。郁郁,辞书解释:文采显著。这里的“文”包括了礼乐在内的引以为优秀的一切政治文化,是人文的精华。孔子赞美尧时说“焕乎其有文章”——尧那个时代有着光辉的“文”的杰作。这样说来,夏商周三代有一“文”相承,代代相传,孔子进而把它提高到“道”的高度,认为治国里面的这种“文”是一种人力之外的发展力量: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这里的“文”,是与天意、天道、人外力量相伴,它的生灭不是人的意志可以左右,如同我们说的历史的潮流不可抗拒那样,“文”在治国中永远是主流,治国的根本经验就在于“文”。正是这一点奠定了孔子治国主张的基石,他的德治、礼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近者悦,远者来”,“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等等,都是以“文”治国理念的丰富和展开。

将“文”上升为治国经验和社会发展总趋势,应当看作是孔子的伟大发现和至当总结。

03.孔子把“文”引入了完善自我的广阔领域:“文”,指向了人生善美之路。

文,是“成人”的必要条件。子路请教怎样才算真正意上的人即“成人”(朱熹说“成人”是“完人”),孔子说:“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如果有智慧、不贪欲、很勇敢、多才艺这四样还算不上“成人”,必须经过“礼乐”的熏陶和打造,也就是要经过文明化的过程、具有了人文精神,才称得上“成人”,一点不沾“文”的边,肯定成不了人。

文,是成就君子人格的重要方面。孔子说,成就君子就是要将外在的“文”与内在的“质”修养达到中和之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所代表的是,礼乐文化之上的具有中和之美的人文精神,没有这一点就没有君子这一理想人格。如果没有内在的质朴与本真,只是进行外在美化美饰,这就成了“巧言令色鲜矣仁”,就会像子夏说的那样:“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是获取广博知识的重要来源。孔子强调,要从文化典籍、文化知识之"文"中获得博学,“君子博学于文”。颜渊赞叹老师的教育也是“博我以文”,孔子的四门课程“文、行、忠、信”中,文是完善自我的入手点。人要博学,不能不从“文”中获得。

文,是会聚朋友的媒介载体。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且问:朋为什么而来,奔什么而来?曾子说是“以文会友”。“文”包含了社会理想、人生目标,包含了下学上达的善美追求。这样的“文”,是建立在文化的、文明的、人文的基础之上的精神追求、意志理想、和美人格,这是会友、交友、成友的媒介和载体,至今也应当是我们会友的向导。

行文至此,衷心祝愿我们的社会和人生,多一些文的色彩,少一些非文的元素,让文明文化人文,满园春色扑面而来。

#头条品书团##国学#

朋友,我是如静如,力求按照“义理”全面系统地“照着说”《论语》,很高兴与你对坐经典!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