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器大全(古代酒器)

古代酒器(古代酒器大全)

中国历史上,酒与茶一直中国人最喜欢的饮料。尤其是用传统方法,通过制作酒曲酿成的酒,更是风格别具,美不胜收。

当时,庶民百姓饮酒大致有两种:一是具有悠久传统的黄酒。另一种则是从宋代开始慢慢普及开来的蒸馏酒。期间也有比重并不很大的葡萄等水果酿制的果汁酒。至于现在我们经常喝到啤酒则是上世纪初出现的事物了。

酒类的不同,决定饮法的不同,因而饮酒的器具也便不同。

商周时,人们普遍使用的酒器很多,不过“尊”(又称作“樽”)和“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酒器。

“尊”是一种大口、贮酒而备斟的酒器。材质多为青铜,颈微缩,鼓腹,平底。大多为方形或圆形,形制很多,其上常常装饰有动物形象,有名的有“牺尊”、“象尊”、“龙虎尊”、“四羊方尊”等。《晏子春秋》里说:“夫不出于樽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言外之意,宴会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便能决胜千里之外,用谋略折服敌人。这里“俎”是一种盛肉的器皿。

而“爵”则是另一种酒器,需要着重说说。这种酒器,经常看点古代电视连续剧的人们都会有印象。它也是由青铜制作,其形状为深腹,前边有流酒的槽,称作:“流”,槽与口相连处有“柱”,底部有三足,可以放在火上温酒。

《诗经·小雅》中有:“酌彼康爵,以奏尔时。”康爵即空爵,这两句是说往喝干了“爵”中注酒,向你此时心中所尊敬的人敬献。至于爵位之爵,也是从酒爵之义引申出来的。《礼记·中庸》:“宗庙之礼,所以序昭幕(被祭者所排的位次)也,序爵,所以辩贵贱也。”成语“加官进爵”就是从此而来。

“爵”的形状非常奇特而且不自然,为中国所独有,似乎不见于其他的文化之中。

器物的成形,一般会受到其制作材料、或者特定使用目的的影响。“爵”的形状不规则,应该不是模仿用转轮成形的日常陶器形。换句话说,“爵”的创意极可能是基于某种要先塑造模型的特别需要。“爵”的成形与铸造,要较“尊或者“觚”等规则圆筒形的酒器困难的多。“尊”或者“觚”的外范只要三块就可以成形。没有柱的“爵”,则需要八九块,有柱的“爵”还要再多加两片范。从铸造的技术层次来看,“爵”是一种复杂的器型,要求的技术非常高。

严格的说,这应该是酒器发展过程中较晚出现发展的器型,但是根据目前出土发掘的成果,“爵”可以说几乎就是在能够制造立体酒器之后,马上就被铸造的东西。

“爵”的外形作为酒器,有很多地方其实没有多少实用的需求。它被铸造成有长尾的样子,显然是为了与其长流取的平衡,不易倾倒。但是注酒的流,也没有多少必要造的的那么宽且长,甚至是可以不需要的。譬如“觚”、“觯”等酒器都没有流。“爵”的流上有两个立柱,好像也没有考虑多少实际需求,但是却会增加很多铸造的麻烦和费用。立柱是在有了“爵”之后,就立刻出现的形式。这应该不是简单的装饰,它可能是当时人们基于某种图腾信仰,特意铸造出来这种不见于其他文化的异常形状。“爵”的另一个意义是“雀鸟”。

虽然可以解释为了起于同音上的假借,但是“爵”的形象,确实像极了许慎《说文解字》所解释的像“雀鸟”的外形。商朝时有一种神话传说,说其始祖为吞玄鸟的卵而生的故事,鸟图腾是东方氏族的共同信仰,商也是发源于东方的氏族,二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

现在出土的不少“爵”腹部都有烟炙的痕迹,应该可以推知“爵”是一种温酒器。“爵”温酒受热后,不便用手把它从火上移开,因此铸造成流上有两立柱,以便用“木梜”或者布将其提起,也未可知。当然这都是猜测,真正的原因,恐怕永远是个难以解释的谜了。

“爵”的容量,汉代的注释里说可以容纳一升,即不到今天的五分之一的公升,我们可以理解那只是举个整数而已,至少从发掘出土的“爵”来看,商代的“爵”都不是很大,容量也很有限。小的恐怕还装不了一百毫升,大的也不过是二百来毫升。商代的酒,酒精度一般很低,“爵”所装的酒只能喝一两口而已。它不但不足以温酒,甚至也不便作为酒杯使用。因此,“爵”很可能只是礼仪的需要,商代贵族们举行宴会时,拿出“爵”来,只温少量的酒,以供行礼时作个样子,如果真要尽情的饮酒,恐怕“爵”就难以胜任了。

“斝”,是盛行于商朝和西周初期另一种盛酒的酒器。大多是青铜器,形制与“爵”相似,但是形体较大,有三足、两柱、一鋬(用手提的部分),圆口,平底,无流,无尾。有的是方体四角圆,下面有四足,带盖,也有的是腹部分档,形状像鬲。“斝”的容量非常大,有的竟然能够盛七八升的酒。用这种酒器来畅饮,应该远比“爵”来的痛快。

现在人们经常用一个成语形容酒宴热闹,称之为:“觥筹交错”,其中“觥”便是一种流行于商代到西周中期的酒器。它的形制不一,大多是青铜所制。鼓腹,有流和鋬,上有盖,底部有圆座。《诗经·豳风·七月》中有:“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兕觥”以犀牛角雕刻而成,《诗经》中经常出现,后代诗文中提到的“觥”则已经是饮酒器的代称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更将这一酒器传播的人人皆知。

“觯”也是西周早期的一种酒器。它口大,外形似“尊”,但是比“尊”小。有圆体、椭扁体两类。圆体形状的一般是侈口,腹部深而且鼓,颈部微微束,下面有圆脚,下腹部有一只耳。椭扁体则口宽而侈,腹部深而鼓,束颈或者宽径,圆足,大多有盖子。《礼记·礼器》中有:“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可见这种酒器也是上等人才能够使用。

至于“卑者举角”的“角”,盛行于商周时代,多数是青铜所制作。它的外形像“爵”,大口,有三足,多为锥形,无流无柱,大多有盖子。在古代,饮器里“爵”、“觚”、“斝”、“觯”、“角”合称“五爵”。

除了上面几种,还有“卣”、“彝”、“罍”、“盉”、“缶”、“杯”等。“卣”除了盛酒,也是移送酒的器具。盛行商周。多为是青铜所制,形制不一。鼓腹,圆口或者椭圆口,有盖子,圆足和提梁,可以像篮子一样提着。“彝”则是一种较大的酒器,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器身为长方形,平底,有盖子,有的有耳。

《说文解字》中讲到“彝”,说是“宗庙常器也。”可见“彝”和尊一样都是尊贵的酒器。郑玄在《周礼》注释里有:“彝亦尊也。”不过,因为它是“常器”,所以,“彝”即代表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各种礼器。

“罍”也是一种大型的酒器,也用它来酿酒。有陶、青铜和木等材质。盛行于商周时期,形状为圆形或方形,容量较大,口小,腹深,圆足,有盖。肩部有两只耳,常套铸有环,下腹部或有一鼻。“盉”,则是温酒盛酒备斟的器皿。它从殷商时代一直到战国时期,都在使用。大多是青铜所制。形制似“鬲”,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面有三足或者四足,盖子和鋬之间有链子连接,其功能颇像如今的酒壶。

“缶”,盛行于西周后期到春秋时期。大多为陶器,也有青铜制造。形状似壶,大腹,圆身,有盖,腹部有四个环。《礼记·礼器》中有:“五献之尊,门外缶,门内壶。”“缶”在秦国还是一种乐器,目的是让音乐节奏分明。古籍里有渑池之会,蔺相如迫使秦昭王击缶,为赵国挽回面子的故事。

北京奥运会时,也有改造过的击缶演出,让很多人知道了这种古代乐器,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它原来是酒器。《风俗通义》里有:“缶者,瓦器,所以盛浆,秦人鼓之以节歌也。”

正因为“缶”作为乐器为秦地所特有,所以,杨恽在《报孙会宗书》中说:“家本秦地,能为秦声……仰天抚缶而呼呜呜。”这一句倒是颇符合张艺谋安排“击缶”气势,其结果也确实“呼呜呜”。

至于“杯”,则起初都是用陶制作,后来才用青铜、金、银、玉、漆、瓷等所制作。其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鸟兽花果等等各种造型,它滥觞于商代,一直沿用至今。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