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宠若惊的意思(女人说受宠若惊啥意思)
原创
杨本枢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系列文章之二十一
成语“受宠若惊”的意思是指人们得到意外的宠爱或赏识而高兴、惊喜。现在通常比喻人们在得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后那种高兴而又忐忑的心情。受宠若惊的出处在哪里?本义是什么?原来“受宠若惊”出自《道德经》第十三章。此章有托身言志,借物喻人之意。老子认为人生要宠辱若惊,后来宠辱若惊就演化成受宠若惊了。我们现在一直倡行宠辱不惊,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淡定如山,平静如水,淡泊高远的程度。
“宠为下”是老子说的还是后人修改的?
老子开门见山,直接抛出此章的中心论点:“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句话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宠辱若惊”,二是“贵大患若身”。接下来,老子对什么是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进行了具体解释。
老子说,“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为什么认为宠为下?老子认为宠为下是想表达什么意思?《说文》里解释“宠”为豢养在家的蛇类动物,宠的常用搭配是“宠爱”。由此可见,宠不是贬义词,但是,在老子的词典里宠却成为不折不扣的贬义词。这是本枢不能理解的地方,参考几种版本后知道,历代学者对于这个词有分歧。《河上公章句》写作“辱为下”,北宋道家的代表人物陈景元的注释本写作“宠为上,辱为下”。老子最初的原文已无从考据,此句是否经过后人增减、修改不得而知,我们现在学习时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搁置存疑,抓住主干问题。
宠辱若惊是提醒人们要“慎独”
历代学者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从君臣关系、地位悬殊的上下级关系的角度上解读“宠为下”,说服力不太强。如台湾大学教授陈鼓应认为得宠是不光荣的、卑下的事情;明代大和尚释德清认为,宠乃下贱之事也,君爱之以为宠。既然这样,如何解释中国历史上各个层级的王公大臣争相邀宠的事件呢?如何理解现代社会下级费尽心机地获取上级的赏识呢?如何理解同时代的孔子说的“事君以礼,人以为谗矣(大意是用礼数对待君主,别人认为是谄媚)”内涵呢?
本枢认为,老子提出宠辱若惊的观点是正确的。受宠要惊,失宠也要惊;受辱要惊,失辱也要惊。有读者可能会不屑一顾,这是什么观点,宠也惊辱也惊,得也惊失也惊。其实,这正是儒家倡行的“慎独”的修身思想。
《中庸》提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说,君子修身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人没人一个样,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也正是老子提出的“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的精髓所在,好似美味佳肴虽分属儒道两家,味道却是相同的。
老子提倡宠辱若惊,在某种程度上是提倡做人、做事要谨言慎行。宠幸来了,要如履薄冰,不可忘乎所以。羞辱来了,要理性对待,时时反省自己哪些方面做的不正确即时时省察自身。不要自暴自弃,麻木不仁,要“惊”字当头,“警”字在先。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朝失意株连九族的例子历朝历代数不胜数。纵观历史,受宠的大臣、嫔妃少有人终身受宠,除非是能够在适当时刻全身而退的明智人。这才是老子提出宠辱若惊的深远内涵。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待宠和辱,其实是度的把握。
下一讲具体分析什么是贵大患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