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解读(解读西工大校训“公诚勇毅”)
在西北工业大学,参观者听取载人空间站模型介绍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扎根西部、献身国防,书写了新中国多个“第一”。
西北工业大学标志性建筑——公字楼、诚字楼、勇字楼、毅字楼端庄典雅,时刻提醒师生铭记“公诚勇毅”校训。公为天下、报效祖国是为“公”,诚实守信、襟怀坦荡是为“诚”,勇猛精进、敢为人先是为“勇”,毅然果决、坚韧不拔是为“毅”。“公诚勇毅”是责任、使命与奉献的高度凝结,更是爱国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交响升华,深深影响和熏陶着一代代学子,造就了一大批科技精英。
公诚勇毅——引领立德树人。建校80多年来,西工大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确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目标,构建起“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历史上,许多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教育家、学科带头人,曾在这里留下弥足珍贵的足迹,取得令人骄傲的业绩。这里有德高望重的航空教育家、老校长季文美先生,有中国飞行器飞行力学学科带头人、“工信楷模”陈士橹先生,有全国凝固科学与技术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国际著名物理冶金学家周尧和先生,同时还有一大批潜心学术、勇于创新、敢于攻关,在科技创新前沿频频取得重大突破的优秀青年学者和科技创新团队。名师云集、群英荟萃的西工大是知识和思想的高地,引领无数莘莘学子在科学与技术的殿堂遨游。
公诚勇毅——彰显爱国情怀。中国材料学之父——师昌绪先生曾言:“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西工大师生始终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将服务国防科技事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从西北工学院师生科教救国、共纾国难的抱负,到建国初期,华东航空学院以国家利益为重,在“热爱祖国、顾全大局、艰苦创业、献身航空”信念指引下的西迁壮举,到哈尔滨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整体并入,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学子服从国家需要,走向科研、生产、部队一线,在艰苦地区建功立业,形成以“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为特征的“西工大现象”,西工大精神文化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频共振、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事实上,西工大师生选择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全力参与打造“大国重器”,从我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到国庆节、建军节阅兵亮相的多型无人机;从我国第一台吊放声呐,到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西工大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为国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曾经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这在全国高校中绝无仅有。
公诚勇毅——凝聚奋进之力。“古路坝灯火”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抗日硝烟和铁血忠魂淬炼成的“科技报国”志向;华东航空学院师生从南京带来并亲手栽植的梧桐树苗,如今枝繁叶茂、绿阴如盖,这些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充分诠释,什么是“热爱祖国、顾全大局、艰苦创业、献身航空”的西迁精神;在《西工大故事》里,哈军工航空工程系全体师生,带着成批的实验器材、教学设备,历时八个月,从白山黑水之间迁到大西北,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忠诚于党、科技强军、注重人才培养”的哈军工精神。古路坝精神、西迁精神、哈军工精神是公诚勇毅校训内涵升华与深化,无不体现出学校胸怀天下的文化底蕴,折射出工大人报效祖国的大爱情怀。正是在这种浓厚氛围的熏陶下,一代又一代工大人立大德、树大志、做大事,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做出了一番不一样的成就,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为民族、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他们以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防建设为己任,代代传承,初衷不改,忠诚不变。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先生,中国核材料专业创建者李恒德先生,中国航天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士橹先生,中国第一台机载军用计算机样机和第一台机载火控机的研制者康继昌先生,等等。这些老一辈西工大人品德之高、学问之深,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时刻激励着了我们后辈奋进奋发,不断超越自我,迈向新的人生高度
公诚勇毅——推动科技创新。西工大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于西工大。院系各科研单位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十大国家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深度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神舟系列飞船研制。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我国第一个整套无人机系统、第一个无人机生产线等出口海外,首开全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与华为集团联合开设“鸿蒙生态菁英班”,将培养出一大批能够冲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青年才俊。“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三大奖20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科研经费到款累计超过170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公诚勇毅——助力地方发展。西工大在鼓励潜心研究学问、专注教书育人的同时,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瞄准西部大开发、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发展机遇,与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发起成立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网络创新研究院、西安柔性电子研究院等创新机构,协同推进“翱翔小镇”、环西工大创新带建设,扎实推进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青岛、宁波、太仓等异地创新机构建设。依托优势学科创新成果培育的铂力特、鑫垚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陶瓷复合材料、增材制造(3D打印)、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水下航行器等领域取得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