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苏童(听苏童谈写作)
我们来看看孩子的文学世界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孩子普遍惧怕写作,总是觉得无东西可写。一方面客观的原因是钢筋水泥裹挟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孩子生活在两点一线(学校和家),城市生活的单调乏味,导致孩子没有很多东西可写。那如何把孩子的"小世界"开拓出来?首先我们需要克服孩子写作的恐惧,让孩子能够体会写作的乐趣。其实写作就和其他爱好一样,它能够带来快乐。可以把写作看作"挠痒痒"的感觉,为什么这样说?每个人都会有"灰色情绪","灰色情绪"就是情绪的不适感,而这种不适感就可以通过写作来纾解。因而不要把写作看的那么难。
用"心"
从《初入学堂》这一篇文章说起,文章主要写了这样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时候,姐姐带苏童去上学。教室设施有限,没有多余的板凳提供给苏童,于是姐姐和同桌将凳子并在一起,苏童就坐在中间。第二件事是关于换座位的故事。开学第一天,就要换座位。苏童可能会面对两种结果,一种是和旁边很漂亮,穿着花裙子的姑娘同桌,另一种就是和旁边流着鼻涕,不那么干净姑娘成为同桌。最后,苏童非常伤心。因为那个流着鼻涕的姑娘成为自己的同桌。第三件事是关于苏童的启蒙老师。这位老师是一位带着女儿来苏州的外地老师,她视力不太好,是为十分和蔼可亲的老师。那时1969年,还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尾声,苏童在小伙伴的撺掇下,写了小字报,并张贴在了学校里。而这位老师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苏童内心十分内疚。第二年,这位老师要走了,甚是愧疚的苏童去送老师,见老师和女儿正坐在三轮车离开,三轮车上是他们的行李。听到苏童的叫声,老师才看到苏童。老师一句"天黑了,快回家吧!"苏童眼泪流下来了。为什么将这三件根本找不到联系的三件事放在一篇文章之中,苏童这样说到,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的事情。姐姐带去学校,让我对学校印象深刻(在作家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下)。"换同桌"则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时刻——小男孩对美的追求。至于启蒙老师,每个人生命中都会有一个启蒙老师。只要你有心、有意、友情,就能发现生活中重要的东西,就能有东西可写。
再来看看写作和作文,苏童看来写作和作文是不一样的。写作是不会设限的,需要用"心"去参与。"心"怎样参与写作?首先是需要强烈的情感共鸣,另外是需要有发散性写作思维。一起看看《雨和瓦》这篇短文,可能会想怎么将"雨"和"瓦"联系起来呢,其实这些也是来源于生活。苏童在雨中不仅看到屋顶,还看到自家开着的窗户,并且看到了正在为苏童和他哥哥赶制衬衣的母亲。至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苏童对雨如此钟情,有如此怀念,其实是他"在茫茫的雨幕中,他真正地体会了母爱的伟大和诚挚,那是因为青瓦覆盖屋顶的家是那样的温馨",因而"雨的声音,就是瓦的声音"。这样看来"心"就是写作逻辑,我们不用着急当前是否不符合常理,是否有问题。我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得要大。一些生活中你认为不那么重要的,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是很珍贵的。
跳出常规逻辑,"情""景""人"都可以在一起,走"心",你会发现写作世界如此奇妙!
第三只眼睛
写作需要我们培养我们的"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是什么?当你走在路上,看到任何美的风景,有趣的事物,你都能多看一眼,多好奇一些,这样你就有了"第三只眼睛"。"第三眼睛"用来做什么呢?"第三只眼睛"要求时刻保持对世界有故事的角落多看一眼,多思考一些,这样就能发现素材。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作家都有兄弟姐妹,这些兄弟姐妹和作家生长的环境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为什么他们不全是作家呢?这就是"第三只眼睛"的原因吧。
暂且谈谈《三棵树》的创作缘由吧!小时候的苏童特别喜欢看火车,每天都会看来来往往的火车,有一天他站在铁路下面开来一列火车,上面贴着"上海–三棵树"方向,知道三棵树是一个地名,那时候就对"三棵树"有了印象。在苏童的文中也写了三棵树,这是真正的三棵树。第一棵树是妈妈从水泥厂给苏童带回来的小树苗,小时候的苏童十分喜欢树,于是他将小树苗种在花盆里,并将它放在窗台上。这个窗台是临河的,一次大风之后,他的树不翼而飞了。紧接着参加工作后的苏童在单位分配的宿舍的院子里发现了两棵树——一颗苹果树和一棵石榴树,虽然分配的房子环境很差,但是石榴开花的季节,最是让人愉悦的。后来拆迁,苏童想把树也移走,但是住的房子找到了,却找不到两棵树的生存空间。这两棵树就被推土机推到。也就是站名——三棵树,让苏童想到了自己的三棵树。正是因为观察,让苏童看到了三棵树,这三棵树也让苏童讲了他和命运、梦想的故事。他通过三棵树体会到了城市人的可怜,感受到了生命中的缺憾,还有对生命的释然——河里的那棵树是个秘密,也许这样也算个圆满。苏童在《三棵树》这篇文章中就探讨了他与远方、人生的关系。因而观察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观察并不仅仅在写作之前,它也存在于写作过程之中,另外观察也是探究文章深度的一个方法。观察就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被我们忽视、格式化的东西,有一天会重归、返还,为我们所用。
说说那些我们身边熟悉的东西怎样进入写作,写作其实是与"人"离不开的。就《自行车之歌》这篇作文,算是一篇命题作文。对于自行车,对于出生于60年代的苏童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自行车在那个时代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文中选取了三个事件,第一个事件是父亲骑自行车带苏童去看病的故事。父亲骑了四五个自行车带苏童去苏州城外看病,父亲和苏童都为此疲惫不堪。第二件事是苏童偷偷骑着父亲的自行车去了商场,出来后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车,原因是停在广场上的自行车太多了,而且一样的也很多。第三件事是父亲为高中毕业的的苏童买了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最后遗失的故事。对于这样的命题,或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主题,我们需要的是结合自身经历,找到情感共鸣点。苏童说,天空没有烟火,不是不值得看,你可以看看天空的那片云,哪怕是乌云,其实也很值得看。每个学生都会有故事可讲,有些素材永远都是新的,关于记忆力的开发,观察的训练,观察永远都是现在进行时。我们要学会将"观察变现",平凡的世界也有感动,也有爱。普通日常的生活蕴含着伟大的情感,写作不能急功近利,要喜欢记述日常。其实散发光彩的东西都隐藏在普通生活之中的细节里。人间烟火隐藏着人间真情。
挽留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有想象力,而且想象力很丰富。但是我们孩子的想象力都去哪里了?智力开发、思维训练,这其实会是"文学教育"思考的问题。怎么处理"陈词滥调"?就需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保护或挽留专属于孩子的想象力。写作需要的是想象力和生活的积累,只有生活的积累是不够的,只有想象力也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挽留,或是开掘孩子的想象力?首先就是要挽留、鼓励孩子天真烂漫的想象力,让孩子远离"八股"(所谓的常识)。这里会有一个小矛盾,在写作的时候,孩子的想象力和文字能力不匹配的时候,这时候老师应该注意什么?苏童这样回答,我们首先要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再慢慢培养孩子的文字能力。那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我们老师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评判标准。
想象力可以抵抗偏见、陈规陋习,亦或是权威,一定程度上来说,想象力可以成为一部分文学的生产力。有完美的文本,但没有完美的写作过程。为什么这样说?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写作过程中也有很多曲折。想象力就是推动写作的重要动力。那想象力是凭空产生的吗?想象力不是无中生有,天外来物,想象力对于孩子来说是本能,对于成人来说就是一种思维训练。想象力与生活不可割裂。作家的写作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种类型,写作主要基于生活经验,文章中老人、鲨鱼、小男孩、大马林鱼,这些其实就是生活中可见的,写作是将日常生活与人生的思考融于一体。另一种创作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这种类型的。全文创作主要依托的是作家的想象力,但其中的想象力也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再拿苏童自己的《我的帝王生涯》这本书,看似历史小说,也非历史小说;看似宫廷小说,也非宫廷小说。他自己坦言这本小说主要来源于想象力,但是也有来源。来源就是苏童自己所挽留下来的想象力。小时候的苏童所处于的时代,娱乐生活主要来自于街头、有线广播,也就是有线广播让苏童听到了苏州评弹,也听到了狸猫换太子(野史),而这就是他创作的一个源泉。
苏童认为成年人的想象力是处于写作背后的一种虚构。为什么这样说?不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童话,大部分都是大人写的,而孩子写的童话,大多不如大人写得感人?其实就是成年人有联系事物、生活的能力,这样看来成年人的童话就是一种创作。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成人成熟、理性的一种虚构,它是成人模仿孩子口吻、语气的写作,它能够完成还是基于作家保留了孩子的想象力。再看契诃夫《万卡》这个故事,这是契诃夫在成年之后,而且文风相对稳定之后的作品,但是可以完全站在一个孩子的立场来写作,其实也是在挽留住自己为孩子时的想象力。写作的最后其实就是要了解创作对象的口吻和逻辑,因而孩子的想象力是宝藏,我们不可复制。能够挽留孩子想象力的都是著作。如何让孩子描写我们的世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另外我们也要思考文学教育到底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能够挽留孩子想象力的都是著作。
后记:笔者于2019年8月份参加了一个苏童作家的课程分享,课后整理出来了这篇文章。最近在思考一些关于写作的问题,便想到之前写得这篇听后感,希望给同样处于迷惑的老师、家长亦或是孩子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