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怀古篇(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唐诗-怀古篇)

如果有一个能决定你一生命运的机会,但需要你稍稍放下一点尊严,向一个无耻小人赔上笑脸、打点金银,你会觉得这是一桩难事吗?如果是的话,你愿意克服这点困难吗?

如果有一家公司,只要赔上一点尊严就可以换来多年死敌的高抬贵手,你觉得这样做划算吗?

如果有一个国家,只要付出一点尊严就可以换来和平,你觉得这样的尊严应不应该放弃呢?

有一桩历史事件集这三大难题于一身,它就是众所周知的昭君出塞。

既然女人们的命运掌握在画家的手里,地位卑微的画家也就有了权力寻租的能力。主动巴结送礼的女人可以享受美颜滤镜的待遇,至于那些不懂事的女人,当然会被画得丑些。王昭君因为放不下身段,入宫多年从没有得到过皇帝的宠幸,而青春是不会等人的。

到了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yé)向汉朝示好,提出和亲的请求。正常情况下没有哪个汉人女子愿意远嫁匈奴,让后半生陷落在既陌生又落后的地方,但王昭君自愿请行。比起在皇宫里寂寞终老,她更愿意抓住这个机会,赌一下自己的命运。

汉元帝先是巴不得有这样一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出现,但当他真正见到王昭君本人,才发现自己被肖像骗得多惨。但这时候已经来不及后悔了,王昭君正式嫁给呼韩邪,于是有了昭君出塞的传奇。而汉元帝越想越气,杀掉了以毛延寿为首的一干画家。

王昭君从此再没有回过家乡,死后葬在塞外草原。高大的坟冢称为青冢,今天已经是内蒙古的一个旅游景点了。虽然故事的细节经不起认真的考据,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代诗人几乎都是从这样一个故事里来理解王昭君的。

如果站在个人的角度,把王昭君的人生当成一个范本的话,你会得到怎样的启发呢?

我相信会有一些人说,王昭君刚刚入宫的时候,只要稍稍放下自尊,和大家一样给足画家好处,轻轻松松就能赢得美满人生。那时候还有机会回身来惩治那些画家,当初的一口恶气也就出了,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站在古代读书人的角度,王昭君的坚持实在有着特殊的意义。清朝人吴雯有几句诗讲得特别到位:

“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

诗的题目叫作《明妃》,晋朝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把昭君改成明君,后人因此称她为明妃。

诗里所谓“自媒”,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给自己做媒。不经过中介就主动向意中人求爱,从儒家伦理来看,这纯属臭不要脸。好姑娘应该矜持一点,就算心里再怎么恨嫁,也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半点不能主动。

读书人做官也是一样的道理,要等着有人发现你的才华,专程来请你。

如果偏偏一辈子没人来请你,你就一辈子不去做官好了,绝不能自己主动去讨官做。所以,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其实就属于臭不要脸的自媒行为,为君子所不齿。

但是,自从隋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一直到古代社会终结,科举偏偏就是最主要的人才上升渠道。如果你不去努力争取,大概率上真就一辈子没人请你。

这就容易让读书人有一种精神分裂:一方面儒家经典要熟读才能参加科举,一方面儒家经典里边白纸黑字,明确反对自媒勾当。

人要想出头,“知”和“行”就必须断然分开,把书本知识仅仅当成书本知识。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成自然了。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就是在反对这种风气,要大家用真诚的态度对待书本知识。

而王昭君不过是男权时代里的一名弱女子,却甘愿以寂寞终老为代价,甘愿孤立于那些向画家行贿的同伴。这种节操就显得尤其难能可贵,使她完全有资格傲视天下读书人,和“千秋国士”争辉。读书人在她面前,总该有些敬佩和惭愧的。

吴雯的诗还有后面四句:

“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这是说昭君离开汉宫之后,就连魂魄也不曾回来过一次,思乡的心情只有寄托在琵琶曲里,徒劳地托付给南飞的大雁。当昭君死后,上天特地让她的坟墓上长满青草,每年春草丛生的景象仿佛是汉宫里的样子,这是对她仅有的慰藉了。

杜甫的《咏怀古迹》一共五首,第三首咏怀的古迹是王昭君在湖北秭归的老家,村子早已经改名为昭君村了。诗是这样写的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落笔就气势雄浑:昭君村的附近有长江三峡和荆门山,在诗人的眼里,随着湍急的江流,群山万壑仿佛也一同奔赴荆门山,在这样的奇绝地势上,还可以看到昭君生长的那座小村庄。

你不觉得杜甫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奇怪吗?难道描写一位著名的美女,不该用温柔婉约的环境来衬托她吗?如果环境是“群山万壑赴荆门”,接下来好像换成“生长张飞尚有村”要比“生长明妃尚有村”相称得多。杜甫偏这样写,显然并不把昭君当成弱女子,而是当成英雄豪杰的。

第三、四两句, “紫台”代指皇宫,“去”是“离开”的意思。昭君一出汉宫便是永别,“独留青冢向黄昏”,一个“向”字饱含眷恋。

接下来写汉元帝只凭肖像判断美丑,使王昭君永远离开了故土,只有魂魄在月夜归来。昭君只有借琵琶倾诉哀怨,而琵琶本是胡人的乐器,曲子也是胡人的旋律,将哀怨诉说千年。

杜甫的情绪主题是一个“怨”字,他相信昭君一定满怀怨恨,但怨恨无论多深,也还一定思念故国。

因为杜甫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以这样的情绪来理解昭君。

另一位诗人王睿有不同的看法,他在诗里说

“莫怨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解昭君怨》)

意思是说,昭君不该埋怨命运,如果不是远嫁匈奴的话,这辈子也只是后宫里一名无人注意的舞女罢了。

换成宋朝的改革家王安石,公然翻案说: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明妃曲》

意思是说,汉朝对昭君不好,但匈奴待昭君很好,昭君和匈奴人心心相知,终于过上了开心的日子,凭什么非要眷恋故国不可呢?

王安石把心心相知作为进退取舍的标准,这在古代社会里很有几分另类

从王安石的反衬当中,我们更能够看出杜甫诗歌里那种对皇帝、对国家的一往情深,虽九死其犹未悔,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杜甫的诗会在历代被奉为诗歌意识形态上的最高典范。

一言以蔽之,在血脉上天然形成的羁绊,不是心灵可以更改的。无论你爱我或不爱我,我对你永远痴心不改。

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一些就会发现,杜甫在这首诗里把全部的关注都给了昭君的个人遭遇,并没有关注一个更加宏大的问题,那就是充满争议的和亲政策。

总结:

  • 王昭君因为特殊的身世和特殊的选择,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化符号,被历代诗人不断咏叹。

  • 王昭君的不肯自媒使科举时代的知识分子既钦佩又惭愧,很多感怀都是由此而生的。

  • 杜甫的《咏怀古迹》第三首以王昭君为主题,突出了情绪上的怨愤,这正是杜甫诗歌被历代奉为诗歌意识形态最高纲领的最重要缘由:虽然有怨,毕竟无悔。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