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操作方法及要领(有效备课)

有效备课(备课的操作方法及要领)

课程改革已经二十余年,但不少教师的课堂仍然表面热热闹闹,甚至哗众取宠,实则空浅泛味,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有教学实施的问题,更多的是日常备课的问题,后者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一线教师日常如何做到高效备课呢?下面提出几点操作方法及要领供参考

一、备“目标”:

“标准”+“教参”+“实际”

尽管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分学段列出的,而且过程方法目标分为“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两部分,给教师日常备课参照带来了一定困难,但课程标准毕竟是教学的依据,必须遵守。所以,备课时首先应当找出课程标准中与目标相关的条目,以明确教学的方向与尺度。

然后用好教参,了解教材编者是怎样分解、细化课程标准的,对于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有哪些具体指示。

最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拟定适宜的目标。因此,备课时确定目标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领会、分析的过程。

二、备“重难点”:

“吃透教材”+“回头看”

恰如其分地确定一节课的重点、难点,首先要过的是教材关。教师应当在解读教材和研读“教参”的基础上,汲取同伴间的交流意见,以发现并较正自己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搞清相关内容的知识结构、承前启后,明了这一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只有在知识系统的背景下,结合教师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教学的“重难点”才会清晰起来。

写出教案后,教师还应回头看看这节课的整体安排与细节设计(包括板书的内容、格局,以及练习的层次与着力点)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践表明,“回头看”是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有效方式。

三、备“学情”:

“实际基础”+“发展水平”+“动机、态度与习惯”

为了克服不备“学情现象”,有不少学校要求教师的教案增加“学情分析”项目,意在敦促教师进行学情分析,这是可行的措施。学情分析的内容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相关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教学目标与内容,搞清学生学习本课需要以哪些知识、技能为基础,哪些所需术语已经出现过;另一方面还应当深入了解这些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有没有回生、遗忘或混淆。

教师在借鉴优秀案例时,同样应该基于学情分析,理解作者的设计意图,吸收其精华。借鉴其设计时,要有选择、有加工或有修改地将某些做法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只有充分理解与适当选择,才能将他人的成功经验融入自己的教学。这样的学习、借鉴与移植,才是有效和有益的。

四、备“教学行为”:

“学生行为”+“教师行为”

要改变备“教”不备“学”的现象,仅仅强调转变观念,确立“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思想,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改变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教案的形式。我们提倡教师备课时,首先考虑学生行为:可做什么?会想什么?能说什么?然后设计教师行为:怎样引导、点拨才能让学生做、想、说?哪些需要讲解、哪些需要示范?等等。

为从制度、规范层面给教师改进备课提供帮助,可设计表格式模板,使以上几方面的提倡能够实实在在地得到落实。

五、备“解题”:

“亲自演算”+“角色互换”

所谓“不过河不知水深浅”,教师只有在亲自分析、演算之后,才会对每一道题目的编制意图有真切的认识,才可能角色互换,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感受、预测他们可能遇到的疑惑、困难,比较准确地估计完成解题所需的时间。

六、备“课时学习评价”:

“即时反馈”+“小检测”

即时反馈是指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观察、提问、对错统计等实施调控的措施。较多的是教师随机的行为,但也应该在教案中有所预设。 小检测的成效主要取决于试题设计的“精”与“准”。因为课堂上的检测时间有限,一般以二至三题为宜,所以每一道试题都应当针对教学目标精心编拟。

实施这些操作方法与要领的效果是显著的。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备课时间的增加,这一直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相当纠结的一个问题。然而,实践表明,课前准备的付出,换来的是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它有效地扭转了“备课草率——课堂效果差——课后补课量大”的恶性循环,使教学工作进入真正的良性循环。

附:编写教案要领

1、符合科学性。(依标扣本,避免出现知识上的错误)

2、加强创新性。(构思巧妙,避免千篇一律)

3、注意差异性。(各尽所能,避免千人一面)

4、强调操作性。(以简驾繁,避免臃肿繁琐)

5、考虑变化性。(灵活运用,避免死板教条)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