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宝库(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教 学 设 计
《语文教学之友》 1987年第1-2期(约稿)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清本文的脉络,了解本文的说明方法;初步了解有关书目的常识。
二、教法设计
本文可安排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1. 列提纲,教师板书讨论题目。
(1)不看书,让你以《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其顺序如何安排?
(2)“跳读”课文,说说本文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3)细读课文,说说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各举一例)
2、讨论,前后两桌组成四人小组,组长组织并执笔作讨论纪要,以备提问发言和完成课外作业之用。讨论内容为上面所列三题。
3、提问。
(1)提问内容为讨论的三题。(2)接受提问的小组可推选一人发言。(一般为组长)(3)该组其余人员有补充权。(4)发言成绩为小组参与讨论者每人所得成绩。(在小组讨论中发言不恰无妨,没有发言者记零分)。
说明:(1)第一题做完后,及时收走拟提问小组的讨论结果,提问时再发还该组。这样可避免看书讨论后,再去修订不许看书所得的第一题结果。(2)提问时,教师在黑板上可作必要的记录。提问只判错、对,暂不分析。(因下面有“总结”一项)
4、总结。总结不必太详,结合以上提问情况逐题解答。
说明:第一题,学生的答案若同课文的说明角度,说明顺序有出入,只要合理,就应肯定,因为“文无定法”。不过课文毕竟为“范文”,可对比鉴别得失。
第 二 课 时
(本课时为练习课)
以《我校的图书馆》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说明:第一课时教学之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本校图书馆做调查,准备小作文材料。材料内容:(1)规模(指空间规模)(2)藏书量(3)图书分类情况(4)图书查找方法。
三、课后练习设计
将课堂讨论题第二、三题,整理、修改,写在作业本上。(答案参考课文简析)
四、教参补漏
1、《书目长编》———编者邵瑞彭、阎树善等,一九二八年北京资研社印本,收藏
书目一千三百多条,颇有价值。
2、解放后创立的,现在全国推行较广的图书分类方法有:
①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一九七一年二月,由北京图书馆倡议,三十六单位编辑参加而成。一九七五年出第一版,一九八零年出第二版。
②《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人大法》),一九五三年出第一版,一九五四年出第二版,一九五七年出第三版,一九六二年出第四版。
③《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一九五四年编,一九五八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