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作用(教学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一切教学的目的,都是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任何学科都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任何设计都不能脱离学生,让学生能看懂,让学生能学会,这是我们设计的根本与核心。

本着这个原则,我设计了《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

第一步,我先明确教学目的。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阿长的人物形象。

2.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3.学会欲扬先抑的写法。

简单明确,让学生一看就懂。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解决了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

我坚信,语文学习的根本目在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不去,看问题就看不透,看不深入,那么阅读写作就永远浮在表层,深不下去。思维能力不强,任何优美的词藻都是空中楼阁。

本着这个原则,在教学第二步,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我因为( ),对( )感到憎恶;

2.我因为( ),对( )感到不大佩服;

3.我因为( ),对( )感到非常麻烦;

4.我因为( ),对( )感到一股敬意;

5.我因为( ),对( )感到新的敬意。

这5个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概括课文。这样形式,我认为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远远胜过传统的机械性的“用一句话概括课文。”这样的设置可以调动学生动脑去思考,去总结,去归纳。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就被训练出来了。

此外,这样的设计也为后面讲解“阿长”的形象做铺垫,因为学生已经找到了每一个问题的第二个括号的答案,都是“阿长”。学生这时就会很奇怪,这个阿长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如此,就顺理成章的进入到教学目标的第一个问题: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设计的第三步,我在黑板上打出这样的几个问题:

阿长她长得( ),她原来不( ),是因为我们家原来有个

女仆叫( ),她顶了缺,所以叫( )。

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阿长是个“无名者”,是个可怜人。

教学设计的第四步,我打出了这样的问题:

找到发生在“阿长”身上的几件事,通过这些事,我们发现她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非常轻松的就找到了与阿长有关的“坏事”和“好事”。对“坏事”

和“好事”的分析,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发现阿长是个既“粗俗”、“迷信”、又“淳朴”、“善良”的普通劳动妇女。如此,阿长的“人物形象”就呼之欲出了。这就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个问题,“阿长的人物形象。”

第五步,阿长既然是这样的人,作者对阿长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很轻松就找到了作者感情的前后变化。从“憎恶”到“仁厚的地母

啊,愿在你的怀中,永安她的灵魂。”这表现了鲁迅对阿长的感情从“厌恶”到“怀念”、“思念”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鲁迅成长的过程。

我建议,一定要对后两段反复地读,特别要读出一种“祈祷”,“乞求”的

感觉。因为“阿长”年纪轻轻就守寡,唯一的孩子还是过继的,她人到中年就去世了。活着是无依无靠,死了自然也是孤苦伶仃。

作为保姆,她对年幼鲁迅的爱,就是“母亲”对于“亲生孩子”的爱。只可惜,年幼的鲁迅不懂。当鲁迅懂了的时候,阿长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就有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这种悲哀,是必须要读出来的。鲁迅对阿长慢慢的也有一种对“母亲”的怀念。

这种变化,就是典型的“欲扬先抑”的写法。这就顺带着把写法给学生讲出来了。

设计的第六步,一定要总结课文。我总结为,鲁迅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形象生动的塑造出阿长这个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善良、真诚、无知、淳朴、热爱关心孩子的普通底层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他对阿长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最后,我再一次强调了教学内容,这节课我们解决的问题是阿长是什么样的人?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学会“欲扬先抑”写法。如此,就首尾呼应了。

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想强调的是,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看懂,能学会。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