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幕城(青岛建成首个“巨型天幕”)
踩一脚泥,擦一把汗,尘土飞扬,噪音震天……还以为建筑工地脏乱差?随着青岛扬尘治理举措的持续升级,在秦岭路17号建筑工地上空出现的“遮天一幕”彻底颠覆了大多数人对建筑工地的旧印象。
4月20日,记者来到现场一探究竟,智能开合的“巨型天幕”首次在青岛亮相,就像一幅美好的生态画卷罩在了整个工地上空,让建筑工地变身城市风景线,防尘、降噪、遮阳、降温、照明等诸多功能集于一身,成为智慧城市工地中又一大创新性举措。
遮天一幕!崂山“第一高”工地住进“巨型天幕城”
20日,记者在和达秦岭路17号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正处于深基坑的土石方开挖支护阶段。跟别处工地不同的是,无论是从高处,还是在工地门口,记者都看不到施工的大坑,项目现场只能看到一幅巨型的绿网大幕,将整个基坑全覆盖,这座工地为啥这么神秘,生怕别人看到什么秘密?
对此,项目承建方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科技部经理王立彬给出了答案,他告诉记者,从整个项目施工周期来说,基本上80%左右的扬尘都是土石方开挖支护阶段产生的,为了创新扬尘防治手段,我们大胆进行技术革新,采用并研发优化了大跨度全自动“天幕”系统,兼具防尘、降噪、遮阳、降温、照明等功能,由支撑钢结构系统、传动系统、开合系统、伺服平衡系统、阵列喷淋系统、LED照明系统、动力及照明电力系统,共七个子系统构成,巨型天幕将整个基坑完全覆盖,全部施工作业均在天幕下进行,同时可实现远程遥控展开和收缩。特制的天幕网防尘、降噪效果明显。
据介绍,和达秦岭路17号项目建筑海拔高度212米,是崂山区在建项目“第一高”,工程基坑平面面积约8000平方米,深度20米,是施工方选定尝试的首个施工项目,同样也是“天幕”系统首次在青岛亮相。
王立彬告诉记者:“和达秦岭路17号项目位于金家岭金融区核心地段,周围都是高耸的办公楼和酒店公寓,很多都市白领和外地游客从高楼里一眼就能看到工地,考虑到白天施工形成的扬尘、噪音、旅游城市形象等诸多因素,我们才优先选定这处工地尝试新系统。”
施工人员现场向记者演示了“天幕”系统的智能开合功能,只需要一个遥控器,站在远处按一下就可以让天幕系统分模块开合,21幅天幕都可以单独控制,当所有天幕同时闭合,从高空看就像一幅美好的生态画卷在整个工地上方天空缓缓展开,让工地住进了一座“巨型天幕城”,在防尘降噪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城市风景线!烈日下施工像在遮阳伞下“乘凉”
将不利因素转换成一道向外界形象展示的天幕,将建筑工地变身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施工方的创新不仅得到了周边的一致好评,更让工地现场的施工人员享受到了隐形福利。
王立彬解释说:“过了五一,很快就要进入炎热的夏季了,以往的在工地上的工人不可避免地要顶着烈日酷暑工作,今年这道巨型天幕开启后,我们的工人就可以在透风透气的环境下施工了,就像是在工地上打开了一个矩形‘遮阳伞’一样。”
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进入4月下旬,气温开始慢慢攀升,项目方在初春四月就完成了天幕系统的铺装。
“其实最近这一段时间接近中午前后在户外还是挺热的,很多人都穿上了短袖,我们现场施工的工人已经提前享受到了天幕遮阳的福利,就算是解决了烈日下工作的环境,我们还是依然在执行着中午午休的施工作息,让工人充分享受到在央企工作的幸福感。”王立彬说。
智慧升级!“青岛产”天幕系统已申请专利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引导建筑工地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一步提升扬尘治理水平,并于近日印发《青岛市建筑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青岛市建筑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全面展开。《方案》的发布,使青岛市成为在住建部及省厅指导下全省首个发布“智慧化工地”建设方案的城市,为下一步全市范围建筑工程智慧化建设达到全省核心引领地位、跻身国内领先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助力“青岛建造”转型升级为“青岛智造”,全力打造智慧工地,王立彬介绍说:“现在的‘天幕’系统还只能是南北方向的开合,下一步我们将对整个系统升级,实现东西方向的水平横移,并智能化改造成为智慧工地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在塔吊进场后继续科学使用该系统,大大延长系统使用的周期。目前‘天幕’系统已经成功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该项技术的使用,避免了以往频繁覆盖绿网所造成的的人工和材料的浪费,通过科学的标高设计,做到不耽误施工作业,并且耐久、阻燃,在项目结束可回收周转使用。”
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严抓紧抓建设工地扬尘管控、严把工地开复工关,积极应对沙尘等不良天气,持续巩固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成效。根据生态环境部门发布数据,青岛市三月份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省第1;空气综合指数达4.23,省内排名第2,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位次。
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管中心副主任孙雷介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牢固树立“两山”理念,通过大力推进智慧化工地建设等创新措施,在扬尘治理方面积极引导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切实把建设领域生态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行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