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写诗责备(陶渊明诗集)

陶渊明诗集(陶渊明写诗责备)

陶渊明是东晋名将陶侃的四世孙,他的诗文里时不时流露出家族荣誉感。

虽然他一生隐居乡下,过得穷困潦倒,但是提到自己家族的荣誉,他还是非常自豪的。

在他长子陶俨十四岁的时候,陶渊明为儿子写下了一首诗,专门叙述了家族的荣光。

陶渊明把自己的祖先追溯到尧帝时代,在夏朝他们的先祖曾担任过御龙氏,在商朝为豕韦氏。

陶家历代先祖在乱世如凤隐于林,或如奔鲸骇流,他们有机会就攀龙而起,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陶家历代祖先的荣光源远流长,所以陶家才枝繁叶茂,一直到了晋朝的陶侃曾祖那里,位封长沙公,官至大司马。

最后提到自己,陶渊明自然是惭愧一事无成,只留一头白发(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他所欣慰的是有了陶俨,他希望孩子不要像他一样一事无成。

除了陶俨,陶渊明还有四个孩子,但是这五个孩子真的都让他很失望,没有一个能光大先祖的荣光。

陶渊明写了一首《责子》的诗,用戏谑的笔法讲了他这五个孩子。

他说老大已经十六岁了,懒得无可匹敌,老二阿宣十五岁了,正是孔夫子说的有志于学之年,却不喜欢任何文章;阿雍和阿端十三岁了(或为孪生,或为异母而生吧,陶渊明前后有两任妻子),却不认识六和七,阿通都九岁了,却天天只知道吃,见面就要梨与栗。陶渊明最后感叹说,这大概就是我的命运吧,我还是喝酒吧。

原文如下: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明显是调侃的语气,和那首《命子》不同,陶渊明提到五个孩子全是小名,阿舒、阿宣、阿雍、阿端这都是亲切口气,虽然这首诗叫《责子》但看不到任何责备的意思。

从最后一句提到喝酒,可以想象陶渊明在醉眼踉跄中看着自己的五个孩子,一一对孩子点评了一番。

到了唐朝,杜甫大概就没有读懂这首诗吧,他写诗嘲笑陶渊明: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杜甫是在说,陶翁啊陶翁,你隐居乡野,未必真的通达啊,孩子聪明和笨拙何必那么在意呢?

宋朝的黄庭坚显然是读懂了,他说:

“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黄庭坚这是直接在说杜甫是个俗人了,压根就没有读懂陶渊明。

苏东坡大概也是读懂了的,他提到自己的孩子就说: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实际上陶渊明对孩子们只感到亏欠,他在《咏贫士》里就写过:“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大丈夫纵然有志四方,也不得不为子孙考虑。

他在临终之前给孩子写的文章《与子俨等疏》就专门提到了: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 ,败絮自拥,何惭儿子。

他说自己这一辈子穷苦,让孩子们从小就饱受饥寒,所以他就想起来东汉的王霸(字孺仲),王霸隐居在乡野,他朋友令狐子做大官,令狐子派孩子拜见王霸,官家的孩子自然是衣服靓丽,彬彬有礼,王霸再看自己的孩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还不知礼节。王霸就很伤心,自己隐居实现了愿望,但是对孩子难免也不负责了。后来妻子对他一番开脱,王霸这才开朗起来。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