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建筑特色(客家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的特点(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四川,简称川或蜀,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

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伴随着历史上的人口迁徒和王朝兴衰更替,反映在民居建筑文化上又表现出与中原及其他地区建筑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多样性特征。

四川民居作为古代巴蜀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独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其风格极富地方特色,自成体系。

四川是我国第五大客家聚居省区,也是客家人口最多的西部内陆大省。由于明末清初长期战乱,四川人口锐减,田园荒芜,清朝康熙年间朝廷谕令准许各地人进入四川垦殖,史上称“湖广填四川”。

很多客家人因此从南方迁到了四川。他们散居在川中、川东及各地,特别是穷乡山沟僻地,他们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

四川内陆山区丘陵,时五方杂处,互有戒备,长期以来,发展出一套适合山地、丘陵地谋生的生活方式。大分散、小集中是新的环境中一种新的聚居形式。

小集中以原乡原籍原宗为聚居基础。聚居区内家族单位变小,必然导致居住空间变小。其中比较典型的客家民居是在川中地区,主要类型行一堂屋、二堂屋等。

所谓“二堂屋”,即进门间为下堂屋,正房中为上堂屋,上、下堂屋间为天井,同在中轴线上。左右厢房无门壁而开敞,正房三间,无楼,下房三间,中为下堂屋兼门厅,四围封闭,少窗。

有土坯砖砌、土夯、夹泥竹编墙、木板壁等形式,成都东部二堂屋几乎清一色草顶。正立面上部有一条长坡檐以衔接山墙处。草作工艺相当精湛,礼花饰脊,檐口平整,是川中草屋民居的精品。

这类“图”形的平面和草作丁艺直接影响成都西、南及双流、温江、仁寿、彭山、郫县、灌县等县的草屋布局和屋顶制作。其中各县虽多以四合院完善形制,但依然可见二堂屋形制的渗透力。

二堂屋在隆昌大部、荣县局部也有大面积分布,不同的是这里的二堂屋为瓦屋顶,个别或正房有楼,或正房、耳房均有楼。这就形成了二堂屋的两大分布区。其中隆昌、荣昌分布面积还大于成都东郊,但较分散。

客家土楼、碉楼民居的分布,以土楼民居特征最易识别归属。主要是方形、长方形平面,体量小于原乡土楼,格局依然。只是有些周围附加木构瓦顶形成合院,反映出四川客家土楼与中原合院的融合,这正是四川客家土楼民居的特点。

附近武隆、南川、巴县受土楼影响最大,因当地不全是客家人,虽成为川中碉楼民居集中区域,但大大缩小了防御单体体量,民居自成一格,但可明显看出土楼的影子。

其他非纯客家人居住地区,尤其山区和边远之地,也有建碉楼的习惯,但比较分散,且与客家人二堂屋及四合院相结合。川中客家人把原乡土楼和二堂屋两种形式在川中进行结合发展。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民居因地形、地势的不同、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多姿多彩的形式。

古建家园– 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