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瑶医(探秘瑶医:古老而神秘)
二三十年前,在我国华南一些小城镇和广州、南宁、长沙、贵阳、衡阳、柳州等大中城市里, 经常可以看到瑶族卖药人, 摆摊行医, 就地卖药。他们凭藉着世代相传的一套草药验方, 为人们诊病抓药, 具有一定的疗效。
历史悠久的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这里生长着茂密的植物, 为瑶民识别各种草木的性质, 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果医治疾病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基础。长期以来, 瑶民遇到疾病创伤时, 除了求神问卦, 送鬼治病等迷信办法外, 主要还靠传统的草医草药解除病痛。由于世世代代的摸索积累, 加上串村走寨的汉族小商贩中懂一些中草药知识的人的传授影响, 瑶族慢慢地发展起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
瑶医没有专著, 全靠从医人口传心记, 在采药与治病实践中逐渐掌握各种草药的名称、形态、功用, 学习各种秘方、验方和使用方法。聪明好学者跟着经验丰富的瑶医, 一、二年就基本上可以独立开业。瑶医治病与中医不同。在中医的“ 望、问、闻、切” 四诊当中, 瑶医一般用“ 望、问、闻” 三种, 尤重问诊。
他们通过患者主述, 确定病症, 再对症下药。瑶医治病, 其法甚多: 对于一些流行传染病, 往往采用隔离法, 以杜绝传染扩大。对子一部分诸如肚痛、骨节痛与头痛感冒, 采用艾灸、姜盐擦或刮痞的办法。在使用瑶药方面,有水煎饮、冲酒服、炖肉吃、以及外用于洗、敷、搽、点等法。
瑶药以植物类药材为主有一定配方. 全靠从事瑶医的人死记硬背。据1980年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卫生局的调查材料统计, 在大瑶山的范围内共搜集得名种秘方、验方达1 , 3 54 个,治疗的疾病包括: 内科的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胃病、肾炎、胆囊炎、心悸、腰痛、肠胃炎、上吐下泻、二便不通、浮肿、气管炎、甲状腺肿大、腮腺炎、淋巴结肿大、风湿骨痛;外科的刀伤、枪伤、出血、蛇咬、娱蛤咬、烫伤、跌打损伤、骨折、腰肌劳损、竹木刻入肉、骨卡喉咙、钉扎、鼠咬、_血尿、尿路感染、脱肛、痔疮, 五官科的咽喉肿痛、眼痛( 角膜炎)、眼球起白斑、眼内簧肉、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夜盲、鼻流血不止、 牙痛; 妇科的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血崩、产后防病、恶露不尽、倒经、搔痒、白带、催产等。每一种病一般都有几种验方,瑶医一般根据患者生病的情况,才决定用哪个配方进行治疗。
瑶医看病一般不讲究药物的剂量。一般都是凭经验用手指抓撮, 所以现代不少口授记录的验方, 虽有药名, 但无药物重量或数量的多少, 一般都写作“ 适量” 。有的医务工作者在调查中, 为了取得比较准确的数据, 也曾设法了解这种“ 适量” 的具体份量, 以老秤的“ 两” 或现代的“ 克” 予以标记, 但由于药物本身随生长期的长短不同、药效大小不等, 患者体质好场、病的深浅不同, 各个瑶医在医治经验上的体会不同, 所以药量的大小也因人而异, 略有差别。
这种没有刻板规定药物份量的作法, 看起来似乎比较粗放, 但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不同而对药物份量略有增减的角度看, 似乎又合乎一定科学道理。
山区瑶族十分重视洗澡。无论严冬酷暑, 每人每晚都必须入“ 黄桶” ( 高约一米的洗澡木桶) 内浸泡洗身, 既洗涤刀耕火种时沾染的炭灰泥迹, 又通过温水浸泡解乏, 使血脉流通,便于入睡。
在冬夭浸泡后, 更能在料峭的山风中抗御寒冷, 弥补因生活贫困而带来的衣服被褥的不足。瑶医在这一良好的生活习俗上, 发展了采集药物, 经煎煮后, 用药液浸泡擦身的治疗方法, 使温度较高的药液接触全身皮肤, 让药力透过毛细管进入体内, 以取得显著疗效。
这种药浴疗法, 可说是瑶医结合民族风习在治疗方法上的一种创造。在此基础上, 瑶医有产妇生育后的煎洗药方与治疗风湿病的煎洗药方, 效果良好。妇女产后的防病, 保健方, 可以使产妇迅速恢复健康, 有的甚至七天左右就可以参加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