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现代著名画家)
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本人精心为广大朋友从潘天寿绘画作品挑选了四十六幅新中国经典绘画作品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今天的欣赏者来说,新中国主题绘画创作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提炼出视觉化的时代精神,触动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而新中国主题绘画就像是时代的乐谱,通过严谨的创作、精湛的艺术表达和饱满的创作热情,使时代精神成为经典作品,让民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在传播和继承的过程中发扬光大。
——题记
1911年,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进步,不仅标志着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向新兴民主共和体制的转变,也极大的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活力。
1911—1949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一升级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引入,加速了社会的变革也加速了美术的发展和变革。在画坛上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画家可以按照自己理解和喜爱的方式作画,不仅在绘画种类、材料工具、形式风格等方面空前丰富,而且也造就了一批特立独行的美术大画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所以这一个时期的中国画创作是在一种相对狭小的空间中进行的。处于美术的正统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术传统、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徐悲鸿所倡导的写实主义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中国模式的现实主义形式。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这一历史主线规定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时代和革命的要求与艺术自身规律间的矛盾,启蒙需求与救亡主题的相互制约等,都围绕上述主线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现代历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在内的社会运动的种种曲折、变异,都可以在现代美术的山谷中听到回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许多已有成就的老画家的艺术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开始登上画坛。今天我们来分享潘天寿绘画作品。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县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189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二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海县冠庄村,原名天谨,学名天授。 民国4年秋(公元1915年),潘天寿19岁,刚毕业的他说服父亲,随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江省当时最高学府–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赶赴离家四百里地的杭州就读。在学校期间,他以温厚笃实、勤奋刻苦的学风,深得李叔同(1880-1942)、经享颐诸位老师的教诲。同时因为擅长书法、绘画、篆刻被学校很看重。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才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解放后,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等职。
主要作品有《春塘水暖图》、《劲松》、《指画鹰石图》、《雨后江山铁铸成》、《水墨山水图轴》、《焦墨山水图轴》、《小亭枯树图轴》、《梅兰夜色图》、《秀竹幽兰图》、《雨霁图》、《记写雁荡山花》、《灵岩涧一角》、《露气》、《杭县农民争交农业税》、《荷塘图》、《堪欣山社竹添孙》、《蝴蝶寿石》、《黄花灯影古重阳》、《微雨蔷薇》、《曲柳春燕》、《祝寿图》、《水墨荷花图》、《小龙湫下一角图》、《新放图》、《鹰石图》、《磐石墨鸡图》、《松鹰图》、《雨后千山铁铸成》、《映日荷花别样红》、《雁荡山花图》、《秃头僧图》、《烟雨蛙声图轴》、《猫石芭蕉图轴》、《焦墨山水图轴》、《铁石帆运图轴》、《抱雏图轴》、《晴霞图轴》、《夏塘水牛图卷》、《雄视图轴》、《映日图》、《梅月图》、《江山多娇图》、《梦游黄山图》、《浅绛山水图》、《晚风荷香图》、《微风燕子图》等画作。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春塘水暖图》赏析
潘天寿《春塘水暖图》此画以其强有力的画面“钢架结构”支撑起对空间的把控和对文化自信的重拾。
潘天寿在上世纪倡导“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其用意或许并不是针对展示空间和观看方式的转型,但毋庸置疑的是,他的艺术审美与实践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中国画本身所具有的恢宏的博大气象。潘老经常使用一方“一味霸悍”的印章,从字面意思上看,还略带谦逊的意味,并没有将自己的作品归并入所谓的“正统之路”,也就是不取传统审美所提倡的温柔敦厚的趣味,或许在他看来,时代需要的并不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谦谦君子,而是“汉唐气象”和“建安风骨”。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劲松》赏析
潘天寿《劲松》他将艺术及艺术教育看作救国的有力途径,在他的世界里,没有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吟风弄月,也没有陈陈相因的程式符号。但是,作为中国画赖以生存的“诗书画印”却被他提高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并一生执着地坚守着。在潘老看来,诗书画印并不仅仅是一种“一专多能”的哗众取宠,而是一种无限接近中国艺术精神的通途,更是中国人为自己打开的一扇扇观察世界的窗牖。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指画鹰石图》赏析
潘天寿《指画鹰石图》他的作品从幅不盈尺的小品到顶天立地的巨幅横披,无不渗透着对骨气的追求。在一个场域内,他的作品并不像西方艺术作品那样实实在在的空间占有,而是通过气脉的周流和由点线组成的无形之气来实现对空间的统摄。这一点颇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气概。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雨后江山铁铸成》赏析
潘天寿《雨后江山铁铸成》有人说潘天寿是经营构图的大师,这句话很正确,但又不完全正确。潘天寿在经营的过程中思考的绝不仅仅是图式本身的趣味性和变化性,他要让自己的作品在厚重的前提下做到最大限度的通透和简洁。偌大的一幅荷花,完全是通过点线交织成的世界,只在边缘位置施以墨块,在有限的地方加以色块,难怪当年毕加索认为西方没有真正的艺术,只有中国才有。反观中国当代绘画,为了满足大空间展示的需求,不厌其烦地层层渲染,到处充斥着灰灰的色调,暧昧而繁腻,这正如一个人的讲话方式,毫无决绝之气。这种靠时间堆积的“艺术品”实则已与真正的艺术背道而驰。潘天寿的作品正是对这一审美追求的有力回击。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水墨山水图轴》赏析
潘天寿《水墨山水图轴》生宣纸、水墨 60.5cm×68cm,1947年 。款识:画事能得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即臻上乘禅矣。此意近代唯残道者得之。丁亥腊梅开候,心阿兰若住持寿者草草并志。印章: 寿康宁[朱文]、天[白文]、 不入时[朱文]。
全幅纯用焦墨重线画成,铁划银勾,霸气逼人,风格十分强烈,是潘天寿十分重要的作品。在用笔上,除了鲜明强烈以外,给人的另一个突出感觉,是果断。有论者谓:中国画用笔应有“力、重、厚、变”的特点,尤其“变”字,是灵变,灵活有变化。如果一幅画中,千百笔如一笔,线条缺少变化,尽管厚重有力也会令人厌烦。从此图可以看出,潘天寿在作画时毫不犹豫,下笔速度很快,以中锋为主,提按顿挫,富于弹性,老辣苍劲,一气呵成。画中线条是极其简洁而富于变化的,这是潘天寿的高明之处。从用墨上看,舍去了墨色的中间层次,画面因素大为单纯,黑白对比强烈。画中的山崖、老松、枯藤、瀑布全用浓焦墨线勾勒而成,运笔的轻重缓急所产生的枯湿、飞白,造就了描绘物象的虚实体感、分明层次。景物凝重稳定,松树和山石好像都是“强拗硬扳”出来的,线条坚实、凝重。笔线的长短、粗细、折转,简洁交代了画面的远近、纵深关系,无一赘笔。人立画前,感到有一股荒寒强悍之气迎面扑来。山崖上部空间用浓墨长款布满,逼出石岩上的空白,不画雪而雪意自在。若改用笔笔墨分五彩的画法,是很难达到此种独特的感染力的。这样的焦墨山水要能耐看,经得起推敲品味,是需要很高的功力和胆魄的。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焦墨山水图轴》赏析
潘天寿《焦墨山水图轴》1953年 生宣纸、水墨,183.3cm×66cm,款识:个山僧曾题其所画焦墨松石曰:此快雪时晴图也。今予偶作山水,山间树间寒白似积太古雪, 亦可以个山僧题松石语题之, 然画材意境则全〔不〕同矣。原画事须在不同间求同,黑白间求致,此意个山僧已早知之矣,癸巳炎暑作此,以为清凉之药。寿并识。“全”下脱“不”字。印章: 潘天寿印[白文]、 阿寿[白文]、阿寿 [朱文]、强其骨 [朱文]。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小亭枯树图轴》赏析
《小亭枯树图轴》是潘天寿水墨山水之精品,虽只寥寥数笔,而意象丰富。这幅作品的线条壮硕,用笔沉着而力量很重,且多以方直为主,转折处往往成方形转角,弧线较少,给人肯定、决绝的深刻印象。此图名为拟古,实是出新。中国文人画中之“拟”,有时只是一个托辞,说明渊源有自。中国文人画中的创新,看重笔墨之新,而非题材之新。以“拟”为名,实际上是“血战古人”。读画中款识,虽已说明是受了徐渭临倪瓒之作的启发,其实只是借题发挥,笔墨与构图,离倪瓒、徐渭二人的作品相去甚远。这其实是作者用自己的笔墨语言,重新编织了一个似曾听过的故事。画笔在画面上纵横驰骋、老辣酣畅,写出荒率清峻的节奏;挺拔的树干与长款呼应,连串的墨点与勾皴对比,豪放之中十分严谨。山石亭台的勾勒,用笔简洁爽利,充分体现其用笔的果断、节奏、提按、变化。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梅兰夜色图》赏析
潘天寿《梅兰夜色图》轴 1961年生宣纸、设色、指墨 224cm×61.3cm。
《梅兰夜色图》是潘天寿的指墨画作品,画面左下角的山泉水湍急流淌,是画面中唯一的动势,而水的“动”则更衬托出整个画面的“静”。这一切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他有意识的追求。他将“静穆幽深”的境界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加上他的画面结构方阔稳定,笔墨凝重沉着,因而从意境到形式,都呈现出静穆恒久的情趣。“静气”是潘天寿作品的普遍格调,加上题诗“野水空山春浅浅,云拖明月上龙池”的烘托,此图对“静”有了更深邃的阐释。
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秀竹幽兰图》赏析
潘天寿《秀竹幽兰图》轴 1962年皮纸、水墨 97cm×48.5cm。
画幅不大的《秀竹幽兰图》极为简洁,截取“自然”中的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