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洛斯阶梯(潘洛斯阶梯的破绽)
潘洛斯阶梯,又叫彭罗斯阶梯,指的就是一个让你始终感觉是在向上走或者向下走的阶梯,但是却又怎么都走不到头,走不出来的怪现象,这其实是一种几何学上的悖论,起码在目前三维空间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关于潘洛斯阶梯的破绽原理
潘洛斯阶梯的理论是英国著名数学家潘洛斯在1958年的时候提出。
当初提出这种概念的时候,一时之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与热议,至今网上还有很多人想要去尝试会不会真的实现,但是最终都被证实是不可能的。
概念提出之处,主要是由4条楼梯构成的,这四条楼梯围绕连接在一起,但是人在走这些楼梯的时候,会感觉每一条楼梯都是在向上的,总感觉怎么都走不到最高点,就这样循环下去。
缓坡现象原理:
当我们下一个陡坡(例如30度角)之后,再下一个中陡坡(例如只有15度),最后换到一个小陡坡(5度),由于对比效果,我们可能会认为在“上坡”,但是实际上却是在下坡。
这个现象在开车的时候,一些特殊山道可能会遇到,此时我们明明感觉在上坡,但空挡滑行却可能越来越快,甚至停车之后感觉车在向“上坡”方向滑行。
步行的时候这个现象通常会被A.背景环境、B.踝关节的姿势(或者说倾角)、C.“攀登感”所纠正;
关于潘洛斯阶梯的破绽原理
而构造潘洛斯阶梯(悬魂梯)的时候,我们可以避免上述三个纠正方式:
A.靠光影和背景来抵消环境的影响(例如墙壁上的图案本身也是歪斜的);
B.依靠小的倾角来抵消踝关节自身的角度判断(脚跟比脚尖高了10cm谁都能感觉到,但如果只有0.2cm,感觉就会很不明显,甚至完全无法发觉);
C.依靠“台阶运动”扭曲攀登感,长期的上坡或者下坡都会给自身带来比较明显的“费力”或者“省力”感,但如果只是几步的上下坡感觉就会很小,如果中间夹杂上上下台阶的动作,这个效应也会被剔除;
台阶“平面”小角度上扬
人体对于角度的感知是有不敏感区的,大角度(例如30度),仅仅是为了保持重心,我们站上去会有明显的感觉,但小角度呢?你能够感知出1度的角度吗?明显不能。
在没有其他判定依据的前提下,我们潜意识会认为台阶的平面是“水平”的,但恰恰是这里可以做文章!
5度的小倾角下,tan值约为0.09,也就是说如果台阶长度是220cm,就能靠5度的倾角上扬20cm。
使用1度的倾角上扬20cm也不过就是需要不到12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