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米粽(陕北小米)

陕北小米(陕北黄米粽)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端午将至,又是一年粽飘香。在外许多年,也吃过不少种类的粽子。喧嚣的城市里,肉粽子、豆沙粽子、蛋黄粽、水果粽、香芋粽、香菇粽、莲子粽子等等随处可见,但吃来吃去,始终觉得没有家乡黄米粽子的味道棒,也许是思念家乡的缘由吧。端午年年都相似,粽子处处皆不同,从选料到制作都大相径庭。在大北方地区,最盛行的,是朴素至极的黄米粽。这种粽子只用黄黏米和红枣,包的时候只用一片粽叶,所以个头较小。粽子凉着吃,一般蘸白糖,是非常天然质朴的味道。

陕北黄米粽

在很多北方人的记忆里,粽子就是朴素的糯米,加之甘甜的红枣,两个味道融为一体,算不上霸道浓烈,但自有清新质朴的迷人之处。白糯米的粽子最为常见,而陕北的大黄米搭配起红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呢。黄米粽子,是用本地的大黄米制成的,里面配有精选的红枣。这粽子蒸熟之后,黄米的清香和红枣的甜味仿若浑然天成,吃起来软糯香甜,多吃也不觉得腻。陕北的黄米粽,又糯又绵软,又香又甘甜,甘美醇香的陕北大枣更是驰名中外的传统名优特产,优质黄米和名优大枣,是端午节美食的绝配。

陕北黄米粽

黄米粽,顾名思义,就是以黄米为主要原料包的粽子。黄米又称黍,糜子,黄米,夏小米,黄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原产中国北方,是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黄米就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可用于煮粥、做糕、做米饭和酿酒。虽然黄米和小米同样出产于北方,但是在北方人眼里,黄米的地位是要高于小米的。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拿它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包括在端午节这样一个重要节日用它来做粽子。制作黄米粽,黄米要新碾的,黏性适中;红枣要小粒的,皮薄核不大……新粽叶包好小火慢慢煮,煤泥火要煮上差不多一夜才刚刚好。煮熟的粽子浸在温开的水中自然放凉(用冷水浸,米会发硬),剥去粽叶,喜甜的加点红糖,深深咬下去……满口清香,如果再有一盆这个季节挖的甜苣凉拌了佐菜,不知不觉能吃上好几只,不为裹腹只为解馋。黄米粽子不仅口感筋软,黏而不腻,吃下去好长时间齿缝里都觉得余香缭绕。

陕北黄米粽

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吃粽子,对于小孩子来说,与其说是一顿美餐,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有趣的游戏。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特别中意那种完全是黄米,没有馅料的粽子,大概是因为我会在上面撒上厚厚的一层白糖,就这样用筷子挑着黄米,蘸着白糖吃。回忆那时候的端午节,是黄米粽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即使过去了很多年,母亲做的粽子依然是那么香, 母亲的爱依然是那么浓。小伙伴们,端午节临近,陕北黄米粽,你吃过吗?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