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私塾(悠久的私塾文化)
自西周开始“学在官府”,教育被官府垄断的现状,让无数平民子弟失去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权利。私学的兴起,冲破了这一束缚,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教育体制,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新的发展。
做为民间私自办学的产物——私塾,也渐渐兴起。
从经费来源区分私塾: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聘请私塾先生在家教读子弟,称教馆或家馆;还有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
义塾的模式最早由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创立,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在教化民众、安定社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的新风尚。
私塾曾培养出王国维、郭沫若、毛泽东那样的文化大家,也培养过曾国藩、苏轼等社会精英。
丰子恺在他的《私塾生活》一文中这样写道:“私塾里读的书只有一种,是语文……书名叫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种书现在的青年人、壮年人,也不容易懂得,何况小朋友。……然而那时的小朋友苦得很,非得硬记、硬读、硬背不可。因为背不出先生要用“戒尺”打手心,或者打后脑。
不管怎么说,私塾是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独特的风景,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依旧大量存在。民国时期那一批文化大家,童蒙时几乎无一例外接受过私塾教育。陈寅恪,出身文化世家,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钱穆,9岁入私塾,熟读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
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就提到了私塾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法——对课,即对对子。他指出:“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说对课是私塾里的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初步运用,认为“对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
蔡元培的这种中肯在百年后得到了印证——现代私塾如今在不少地方兴起。而私塾教育的百年循环,原因似乎正在于现代教育呈现出当年八股文章僵化的趋势。
一个人启蒙时期所受的教育犹如文化母乳,融化在血脉里,滋养其一生。私塾教育让儿童在开蒙之初,便将根深扎在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汲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