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十大名篇(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古文观止十大名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三坟五典、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虽穷经皓首,也不能读完。所以我们要有选择地读一些经典书籍。

  我要推荐的书的是清朝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年间编定的古代散文选本——《古文观止》,这两人长期设馆授课,是私塾先生,《古文观止》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一样都是传统的启蒙读物。“观止”的意思是看到这里可以不再看了,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是最高水平。《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上起先秦,止于明末,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的文章,(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这些选文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丰富多彩,凝练精工,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很多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

  比如:提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论战》;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召公谏厉王止谤》;“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列传》;歌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报任安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前后出师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陋室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进学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亭记》;“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留侯论》;“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五人墓碑记》;等等。

  其中有一篇是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写的《书洛阳名园记后》: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与司马光的名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经典文章读来让人有唇齿留香、荡气回肠的感觉。很多文章还是偏重议论的策论文,其中蕴含的重民本、施仁义的治国理政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必要读读这本汇集古圣先贤名篇佳作的《古文观止》,让它成为像“三、百、千”一样的案头之书。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