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吟唱春天的曲子(幽兰逢春)

幽兰逢春(这些吟唱春天的曲子)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古人热爱吟咏春天,留下了无数关于春天的诗句,相信许多人信口就能吟诵几句。

你知道吗?吟唱春天的曲子其实也有许多,提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一首呢?

春晓吟

古琴名曲《春晓吟》最早见于明代《西麓堂琴统》,为明代中期徽州歙县人汪芝编辑。汪芝,字时瑞,号云岚山人。他在歙县自己造了个西麓堂,因为居住于县邑(县城)西山,所以他自号“西麓”,而其学琴内容不少取自南宋许理的《琴统》,所以他的这本琴学著作名为《西麓堂琴统》。他20岁左右开始编写《西麓堂琴统》,花了30年,至嘉靖四年50岁左右成书。

《春晓吟》描摹了春之欣欣向荣的景象。共三段。有人描绘此曲情境:“《春晓吟》以散音开篇,在春眠不觉晓的慵懒意境中展开。整个上半段都可以自由发挥,散板为主,以表现春晓人倦起懒梳头的情态。而从泛音开始一转。清新的泛音,犹如从远处渐渐传来的鸟鸣,时隐时现,一应一答。随之渐强的打圆,似乎是那按耐不住的心,急欲推窗而览,一观究竟。转入下半段后,应取音清晰,节奏明快亮丽。开窗纳阳,心情为之舒畅,见窗外新枝亮叶,繁花似锦,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真是:独怜新绿绕新红,春浓人浓情更浓!弹到此处,意已满,便渐入尾声,从放入收。春色虽美,终归不永,思及人生何其短哉,继而怆然。曲调此处再回散板,淡淡哀愁上心头,罢罢罢,几声泛音最终结束此曲。”

玉楼春晓

《玉楼春晓》亦名《春闺怨》,题名与曲意完全一致,表现春意氤氲、晓风轻拂之中闺中女子的情愫,仿佛一女于春眠乍醒之时蓦然醉于楼外春光明媚之中,心怀无限幽情。

此曲仅见于王燕卿所传《梅庵琴谱》,全曲曲意极绮丽,音韵悠扬。其中,第三段中间抹挑七弦单音的演绎,仿若一位青衣出场独白,心事娓娓道来,颇有一番画面。有趣的是,曲子仿佛春眠乍醒、惺忪欲醉,曲中从“双吟”乐句之后,则恰如欠伸之状而转为清醒,有惟妙惟肖之感。尾声以异常清明之泛音而结束,尤为神妙。

四大景

《四大景》,王仲皋传谱,管平湖改编,顾梅羹传授。曲谱最早见于清代《张鞠田琴谱》,名为四大景,但曲谱仅“春景”一段。曲情奔放发扬,有春风拂面,柳翠花明,万木竞秀,欣欣向荣之感。

《张鞠田琴谱》中记录的琴曲还有一段歌词,原文:春色娇丽融和艳阳天,景物飘飘美增妍。花开三月天,娇红嫩蕊鲜。草萌芽,桃似火,柳如烟。士女王孙,戏耍鞦韆。暗伤残,春闺泪涟涟,愁锁两眉尖。蝴蝶穿花,两翅儿搧。清明赏锦园,和风透体仙,玉楼人,沉醉在杏花天。玉楼人,沉醉在杏花天。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与吴畹卿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浔阳琵琶》。后来,1929年沈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记叫《夕阳箫鼓》。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阳春白雪

说到“阳春白雪”立刻会有人想到“下里巴人”,似乎该曲子已经成了高雅的代名词。但实际上《阳春白雪》描绘的是阳春三月,冰雪融化,大地复苏,万物生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阳春白雪》是根据民间乐曲《老六板》发展变化而成的,流传至今产生了很多版本。其中李芳园、沈浩初整理的十段与十二段乐谱为《大阳春》,乐曲以富于层次变化的音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大地回春,万物生辉和一派生机勃勃、姹紫嫣红、春意盎然的景象。

而最常演奏的版本是由上海派琵琶大师汪昱庭先生整理改编的七段的《阳春白雪》,全曲共七段,少于李氏谱的十段和《养正轩谱》的十二段,故有人称汪谱为《小阳春》,乐曲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的春日景象。

思春

《思春》如今归在琵琶文套曲《塞上曲》里,李芳园根据华秋萍的《琵琶谱》中记录的,是五首独立小曲《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综合而成一曲,起名《塞上曲》。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如“思春”“昭君怨”“泣颜回”等小曲就已在江南流行。

南派《武林遗韵》中也有《思春》,六十八版的文曲,可单独演奏,也可组合成套。《塞上曲》是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哀怨惆怅,凄楚缠绵。而《思春》单独拿出来演奏,也别有一番意趣。

《牡丹亭》“游园”

昆曲《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一则,是容易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曲子。戏里春天来临,杜丽娘游园赏春,不到园林不知春色如许,因而感怀惊梦,遇到了柳梦梅,谱写了一曲传奇的爱恋。其中游园的曲《皂罗袍》一段婉丽妩媚,一唱三叹。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幽兰逢春

《幽兰逢春》是赵松庭、曹星创作于1979年的一首笛子曲。赵松庭先生创作了该曲的初稿,负责快板和尾声,引子和慢板部分由曹星先生负责。乐曲采自昆曲音调,慢板主题取材于昆曲《二郎神》,快板取材于昆曲过场音乐。优扬雅致,委婉抒情,从压抑到舒展,赞美了兰花的清雅幽馨,以幽兰之逢春来表现人在困境中哀而不怨,悲而不伤的心境。

曲子描绘了幽静的空谷之中,一朵兰花带着淡淡的哀怨,急切地盼望着春天到来的意境,微妙的兰花香味,其香飘逸,给人以“幽谷无人兰之芳”的遐想。

春到湘江

《春到湘江》由宁保生先生在1976年创作,以其鲜明的湖南花鼓音乐特色,时而激情如火,时而流畅清雅的旋律,为人们所喜爱。

乐曲表现了湘江两岸生机勃发的春色美景和湘江两岸人民建设家园的火热干劲及对家乡明天激情满怀的美好憧憬。引子广阔而富于激情,描绘出湘江波光粼粼,烟雾迷蒙的景色。如歌的行板,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的低回,时而激扬高唱,甚为柔媚动人。中段由羽调式到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富有湖南花鼓戏的韵味。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