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下三品(“六畜”也分上三品和下三品)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根据自身生活需要和对动物的认识程度先后选择了马、牛、羊、鸡、狗、猪进行饲养和驯化。在漫漫历史的长河里,这六种动物跟我们人类关系一步步亲近,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最终成为我们人类的好帮手好朋友,我们称之为“六畜”。
《三字经·训诂》对六畜做了细致的分类:“牛能耕田,马能负重致远,羊能供备祭器,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在悠远的农业社会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我们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祖先们除了为人类自己设立了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之外,还不忘为“六畜”设了一个节日。古代礼俗规定,一年之中的开头六天都是“六畜”的节日:正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 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才是人曰。每到“六畜”的这些节日,人们给它们吃最好的饲料,有时还要祈求神来保佑“六畜兴旺”。
在《三字经》中有:“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马居首而猪最后。虽然都是人类饲养的家畜,但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有所不同。
古人把六畜中的马牛羊列为上三品,马和牛只吃草料,却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是生活劳动不可或缺的帮手,理应受到尊重。羊性格温顺,在古代象征着吉祥如意,古人根据“羊”而创造了 “美” 、“善”等字,来表现中华的美德。人们在祭祀先祖的时候,羊又是第一祭品,受到男女老少的膜拜。羊更有“跪乳之恩”的美德,尊其为上三品,理所应当了。
而鸡、狗、猪为何沦为下三品,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鸡在农业社会的家庭经济中,只能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尽管能司晨报晓,但与牛马羊相比,也只能沦为下三品。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忠于职守,但从古流传下来的成语看,狼心狗肺、狗急跳墙、鸡鸣狗盗等等,没有一个是褒义的。可见当时狗在人们心中形象不怎么好。猪就更不用说了,仅有“庖厨之用”。
还有一种声音说,猪为六畜之首。中国是第一养猪大国,猪肉一直是主要肉食来源。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天气炎热潮湿一直不适合马的繁衍生息。历史上无数骏马都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原,但至今没有培育出中原特色的良马品种。因此说,我国是养猪大国,贫马地区,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也反映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而且今天我们还把猪肉价格做成了指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现代汉语词典》六畜:指猪、牛、羊、马、鸡、狗,这可能也是现代对六畜排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