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综合症(真抑郁和假抑郁的区别)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彼得·潘的故事,“彼得·潘”是一部幻想童话,故事主要发生在永无岛,是虚构出来的一个幻境。彼得·潘会飞,而且永远长不大,还有小仙女叮叮铃,他和小伙伴们经历了一系列有趣而精彩的故事,虽然彼得·潘不愿长大的,但是在历经了种种冒险之后的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渐渐有所成长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一样的解读,提醒长大的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象征着永恒的童年和永无止境的探险精神,这在现在社会是非常缺失的纯真本性。从另一面来看,也容易出现彼得·潘综合症现象,每个成年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同样拒绝长大的彼得.潘,任性而以自我为中心,只是在时间的漫长探险中,终会被逼迫着不得不成长,人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训在等着我们。
彼得·潘综合症是成年人面对现今社会剧烈竞争和残酷倾轧时,越来越多的喜欢“装嫩”,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童般的心态,逃避行事的责任。如果任由这种心态肆意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成为现实社会里的“彼得·潘”,没有了童话的美,只剩现实的残酷。彼得·潘综合症已经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患有此综合症的人往往一生碌碌无为,拒绝接受现实,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自己的幼稚来抵御这个世界的纷繁,没有人能肩负起这份负重,更没有仙女的魔法棒,于是落得一地鸡毛。
当然作为大众普通群体,不会没事去诊断下是否有彼得·潘综合症,但同理被我们熟悉的典型诟病的称呼是:妈宝男/女、巨婴国、啃老族等等,症状表现有: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依赖他人,无法独立生活;不敢承担责任,迟迟不敢结婚或者不能拥有固定的人生伴侣,也容易频繁更换工作;自我中心、自私,不知道主动关心别人,而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难以适应社会或者被社会拒绝,容易遭受挫折,进而引发情绪混乱等等,不一而举。
这些症状表现是在百度上搜索的,不禁汗颜,在觉得他人有种种彼得·潘症状时,反观自省自己竟然也能条条都对应的上了这些症状,罗列的这些大体症状也许过于粗线条,但总能反应一些心知肚明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自己缺乏必要的责任感,才能活得如此随意。于自己而言,结婚是最大的坎,究竟是自己不想结婚还是真的找不到合适的人呢?不可推卸地说还是自己承担的责任太少,而一味地放纵着不切实际的飘渺,世间哪有什么Mr. Right,不都是将差不多的生活努力过成了让人羡慕的模样吗?也是生生地将不讨厌的人相互磨合成与子偕老的灵魂伴侣吗?只是我一直持有幼稚的想法,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如果一味地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即使等到契合的灵魂,在日后的柴米油盐中也会是前功尽弃,在婚姻选择上,真的太彼得·潘综合症了。
也正是有人的纵容,才可能滋长了彼得·潘症状。在外上班时,每天早起、早睡、洗衣做饭、叠被打地等,事事条理不紊地恰到好处。而一回到家,瞬间成了“残废”了,除了吃饭能自理外,失忆地什么也不会了,也抱有不想一味被嫌弃的心态,还不如干脆地当甩手掌柜。甚至将早饭端于床头,心想的折福啊,可是又起不来的颓废,还说服不了老妈的行为,只能心安理得地当个“废人”。这是很多人的通病,甚至有些自豪感在其中,同事、朋友都感叹,因为有了小孩之后,老人过来照料,家务事完全不用插手,生活自理能力呈直线下降,并不以为耻,也是理所当然地声称将时间、精力用在其他更重要的方面,监管孩子成了必然的重要,于是下一个“彼得.潘”在被孕育中。
也有一些怪感,不会做饭烧菜、五谷不分、不知卢梭孟德斯鸠等,可以是理直气壮地宣扬,这是幸福的象征,是被保护的好的养育。武志红就曾写过“巨婴国”,但因为某种原因书籍下架了,估计是涉及大众过于敏感的言论,但是这种巨婴的现象并不会以此减少,自我标榜是保持本真,不被这个世界污染了。只是天真、童趣和任性、幼稚并不是一样的解释,前者是历经风雨后的纯粹与单纯,而后者是在自己的狭小世界中的莽撞,任何一种行为、言词应尽量避免给他人带来不便和麻烦为宜,给自己自由、快乐,还他人以舒服、赞许。顺势而长大,这不仅是身,也是心,但世故圆滑后,归来依然还可以是从前那个少年。
我们都不想长大,想保留住那份童心、纯真,曾流行的歌曲“不想长大”-“为什么就是找不到不谢的玫瑰花,为什么遇见的王子都不够王子啊……为什么幸福的青鸟要飞的那么高,为什么苹果和拥抱都可能是毒药……”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渴望的“不想长大”。长大意味着不苟言笑、屈意奉承,还有无尽的责任担当,成人的世界岂止只有这些呢?但成人的世界也并不只有可怕,在责任的另一边也有着权利的享受,可以有经济的主动支配权、吃喝玩乐的创意之举、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等等。
彼得·潘在故事的最后也有不一样的感悟与心态,童话的美好在于与现实的剥离,刻画了另一种的意境与美感,以及向往,如果将生活往童话故事中靠,必是一种灾难!彼得·潘的故事很美好,带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想象的世界,还有他的探险精神和丰富的体验,但是一直周而复始的刺激如此也会有厌倦的时刻,故事终会结局,人生还很漫长,不仅有“彼得·潘”,、“小王子”,还有“蝇王”。也不要忘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童年”,是多么渴望着长大,所以当还是个孩子时,就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小孩,世界的责任交给大人;当长大了,就勇敢做个大人,肩负起拯救世界的责任。童心、童真保留心中,但不拘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