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泉州蔡氏古民居)

泉州蔡氏古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清朝时期, 台湾多数建筑使用的材料,都是先到福建采购加工后, 再用船运至台湾的, 所以有“ 泉州买石、 漳州买砖、 福州买木”之说。 台湾早期建筑中的木、 石、 泥水工匠,也大多数是从福建闽南, 特别是泉州、 漳州等地延聘至台湾施工的; 更有甚者, 建筑材料也完全从泉州运至台湾进行加工, 这些都在台湾的寺庙建筑碑刻或史书上有所记载。

早期台湾最出名的大木匠师, 是来自福建省泉州府惠安县崇武溪底乡 , 时称溪底派,溪底派最为人熟知的便是王益顺。 王益顺的先祖因曾修建泉州开元寺而名声大噪, 溪底派遂成为福建最出名的木匠帮。 1919年, 王益顺受邀到台湾参与台北龙山寺的改建, 此后他停留在台湾的时间长达十年, 他对台湾的寺庙建筑深具影响力。 现在台湾寺庙常见的蜘蛛结网藻井、 轿顶式的钟鼓楼、 龙柱上端出现的希腊或罗马式柱头, 以及其它一些特殊技巧, 如台北孑L庙的大成殿使用斜拱,新竹都城隍庙采用的减柱法等, 都是王益顺首创或首次引入台湾的, 他所创造的这些建筑技巧, 成为台湾近代寺庙建筑文化的新里程碑。 据台湾学者李乾朗调查, 王益顺在台多年, 带去了许多惠安溪底派的工匠, 台湾许多著名的传统建筑, 就大多出自这些惠安工匠之手

惠安以石匠著称, 明代崇武年间就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石匠, 其中以五峰地区的蒋姓石匠师最富盛名。 清末民初, 惠安工匠蒋金辉等人承揽台北万华龙山寺的建筑工程, 其建筑之精密, 结构之精细,雕刻之精美. 在台湾引起极大轰动。当时台湾各地的寺庙庵堂和大户豪宅建筑, 都专门聘请惠安崇武五峰的蒋姓工匠主持, 以致当时台湾社会流传着“ 无蒋不成场” 的说法,台湾鹿港天后宫与台北龙山寺皆为其代表作。 建造于乾隆五十二年( 1787年) 的台中县沙鹿镇青山宫、咸丰六年( 1856年) 的台北艋胛青山宫, 均是依照泉州惠安的青山宫而建造, 木、 泥、 石工匠均是从惠安请过去的. 泥水匠师主要出自惠安官住地区。 台湾各地的青山宫,其建筑、 石木雕刻和泥塑彩绘艺术,无不深深烙下了祖地惠安青山宫的印迹。 《台湾古迹全集》 中称: 艋胛青山宫“ 其雕梁画栋, 工艺之精,我在龙山寺之上。 今台北市诸多古庙, 此为硕果仅存者。 ”

不仅工匠、 材料多从闽南地区运到台湾, 台湾寺庙的倡建、 捐建,亦多由泉州人发起。 如鹿港龙山寺随着鹿港城市经济的发展, 香火越来越兴旺, 原来的寺庙小, 容纳不下众多的信众, 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 孝廉林君廷璋暨八郊率众修鹿港之龙山寺, ⋯ 一都阃府陈君邦光始偕其郡人改建今地; 林君祖振嵩、 许君乐三实经营之。 厥后林君封翁文浚鸠庀缮完⋯ ’由道光十一年的《重修龙山寺碑记》 可知,鹿港龙山寺的迁址重建是由泉州的武官都阃府陈邦光倡议、 八郊士绅响应捐资迁建的。 日茂行的创办人——泉州林振嵩、 其子文浚、 其孙林廷璋皆参与捐资修建, 并载有泉、 厦商船捐题缘金、 载运砖石等事。

泉台两地因相同的民间信仰而建立起一样或相似的寺庙宫观, 促进了两地的经济、 宗教、 文化交流,并由此催生了“ 溪底大木、 五峰石雕、官住泥瓦, ’的盛名, 使得这些原本不人世人眼界的各色匠师, 在闽台两地声名大噪, 广为闽台两地建筑业界人士所称道。 至今, 闽台两地的建筑匠师之间仍有十分密切的往来。

闽南人在驾驭海洋世界, 以及“ 过台湾” 、 “ 下南洋” 时, 也同时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带往各地, 为他们适应新环境提供精神依托, 并将原乡 的建筑形式移植到侨居地。 如新加坡的天福宫便是泉州、 漳州移民最早在新加坡建立的神庙; 马六甲的青云亭, 主祀观音、 配祀妈祖、关帝, 寺庙所有建筑材料均来自中国。 在这些侨居国, 寺庙建筑往往与血缘关系的宗祠、 乡 缘关系的同乡 组织合而为一, 成为海外闽南人的社区中心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媒介。 此外, 共同的信仰不仅是海外闽南人和祖籍地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成为团结世界闽南人的载体和精神内核。

泉州有着相当数量的洋楼, 还有为数不少的前为闽南传统红砖大厝、 后面为两层罗马柱拱券顶的中西合璧建筑, 这些建筑多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主要通过华侨这个渠道来完成的。 由于华侨到海外谋生, 大多是为生计所迫, 通常无力将家眷全部带到国外。 一般来说,都是男人出洋谋生, 女人在家中上伺公婆、 下养子女。 这种特殊的家庭情况, 使得华侨同国内的家庭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 文化联系。华侨在外发家致富后, 大多热心回乡 买地盖大厝或是修祠堂、 兴族学、造桥修路等公益建设。 华侨返回祖国后, 更是将自己侨居地的建筑类型引入侨乡 , 与当地本土建筑再结合。 如随着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墨西哥、 西班牙等国的银币也随之传人, 因其具有计数简单、 成色好、使用简单等优点, 所以广受喜好进而通行流传。 而随着侨汇的不断汇人泉州, 银币上面的图案也成为广受欢迎的流行装饰题材, 其中以墨西哥银币上的老鹰图像最受青睐。墨西哥银币俗称“ 鹰洋” , 是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 其币面模印一只矫健展翅的雄鹰, 伫立在一棵从湖水岩石长出的仙人掌上, 这个造型的下边由橡树和月桂枝叶环绕, 象征着力量、 忠诚及和平, 雄鹰嘴里叼着一条长蛇; 背面主图中央为一顶自由软帽, 周围放射着长短不一的光柱。 泉州常见在洋楼楼顶的门楣处装饰有老鹰的装饰图案。

蔡氏古民居群、 亭店杨氏民居都是早期华侨建大厝的杰出代表。外来的建筑材料与装饰工艺, 也逐渐被纳入到传统大厝的建造中,如蔡资深建造传统样式的蔡氏大厝时, 便采用了大量的菲律宾水泥花地砖, 墙身上的券门、 铁窗栅等也可以看出西式建筑的影响。杨阿苗在建杨氏民居时, 也大量采用了东南亚彩色地砖和进口的铁钉。 而西街116号的民居, 前院是五开间的红砖大厝, 后院则是两层的小洋楼, 这是典型的保持传统空间布局并与外来建筑式样结合的典范。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各种文化, 在泉州传统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明清时期还有许多建筑材料, 也直接从海外购买后运回泉州加工, 进而建成中西合璧的建筑。 泉州传统建筑在文化内涵上, 处处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信息, 既体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的尚礼氛围, 又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浓郁的海洋文化影响印记, 且二者和谐融会、 相得益彰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