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州海珠湖(藏在城市中央“会呼吸的水”)
海珠湖远处约3公里的地方就是广州塔(央广记者 王志达 摄)
央广网广州2月2日消息(记者王志达、郑澍)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城中央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探寻那里“会呼吸的水”。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占地11平方公里,相当于约1450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海珠湿地上繁衍生息的鸟类(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在公园的西北区域,面积约0.95平方公里的海珠湖将海珠湿地的水系连通。从空中看去,内湖和外湖嵌套,像是镶嵌在广州城中的一枚“金镶玉”。但这枚“金镶玉”,在十多年前,还是一片濒临消失的果园。
范存祥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了快9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
据他回忆,海珠湿地曾是一片果园,被称为广州市万亩果园,“名字听起来好听,但实际上,由于多年来人为破坏,缺乏有效的管理,加上水系不通畅,果园被侵蚀的十分严重,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2009年(左)与2018年(右)海珠湖卫星图对比(央广网发 资料图)
2012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在这片区域成立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范存祥也是在那一年来到了海珠湿地工作。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了海珠湿地“美丽长成”的元年。
“刚来的时候,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十分匮乏,水系不通畅也让本来与珠江相连的水道,近乎成了‘死水’”。水是生命之源,同样也是湿地之根,打通水系,成了范存祥等人的头号工程。
海珠湿地内如今水系畅通(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修复湿地,到底是以人为主还是以自然为主?在这一点上,范存祥和他的同伴们很明确: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要借助自然的力量,让湿地“活”起来。
“会呼吸的水”应运而生。
就像人呼吸时,肺部会一起一伏一样,海珠湖也会“呼吸”。范存祥解释说,海珠湖和珠江相连通,由于珠江广州河段每天都有十分明显的潮汐现象,导致珠江高潮位和低潮位之间有2至3米的落差,每天变换两次。这一变换,让海水可以回流进珠江河道,又让珠江的水流向大海。
这一看似平常的“礼尚往来”的过程,却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能量输送和交换。渠道打通了,各种微生物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鱼类种群的增多,也让鸟类们得以繁衍生息。水质变好了,又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天然养分。
说到这,范存祥脸上满是幸福和骄傲。他说,海珠湿地的鸟类,从2012年的72种,到今年年初的180种;鱼类从20多种到现在有60多种;而植物作为最初级的能量供给者,也从以前的30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600多种。
“生态系统在演替,一切都在慢慢变好。”范存祥感叹。
海珠湖上的鸟岛(央广记者 王志达 摄)
在海珠湖上,有一座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小岛。范存祥在湖畔栏杆处驻足,远远望着岛上飞翔的鸟,目不转睛。
虽然鸟儿并不认识他,但对范存祥来说,这些数不清的鸟却像是自己的宝贝。“比较突出的,有一个黑色的点最明显,是一只鸬鹚,也叫鱼鹰。在它的旁边有几只在蠢蠢欲动,那是苍鹭……”
范存祥旁若无人地向记者介绍着目所能及的每一种鸟。作为一个外行人,很难想象在几十米开外的地方,可以如此精准的辨认出每一种鸟类。
海珠湖城市中轴线(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从观望小岛的位置再向远处看,广州市的中轴线清晰可见。近处是碧水飞鸟绿树,远处是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建筑,这一高一低、一硬一软间,冲突与和谐都涌上了范存祥的心头。
海珠湿地不仅成为了广州城市“绿心”,更是不断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海珠湿地)植被生态修复科考大赛、首届粤港澳三地观鸟大赛暨自然观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逐步走向更加引人注目的舞台,成为全国城央湿地公园的典范。
今年的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对于一名湿地保护工作者来说,有太多的期许回荡在范存祥的脑海里。
他一直认为水是湿地的灵魂、湿地的根,“通过湿地的修复促成水源保护,从而让更多人接触到清洁的水源,让更多的生物在更好的水质里繁衍栖息,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