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代拍到底是什么畸形产业链?(代拍什么意思)

 代拍什么意思(明星代拍到底是什么畸形产业链?)

最近几年有这么个现象:

明星如果没有“粉丝太爱我了怎么办”这种困扰,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明星。

当红流量艺人被粉丝追车,甚至被装跟踪器的奇葩事情年年有。

非流量艺人,也因为会被不理智粉丝堵家门堵到崩溃。

这眼瞅着粉丝追星越来越不理智越来越猖獗了,章子怡站出来发声了。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

2019年,倪妮在机场排队过安检的时候,被代拍的人撞到了。

代拍的人不仅没有一丝歉意,反而倒打一耙说倪妮凶他。

倪妮说:我没凶你,我是让你别撞我。

眼见着起了争执,安保人员跳出来,不仅没有制止代拍,还指责倪妮态度不好,让她好好说话。

“再不好好说话,都别排了”

然后,倪妮无奈地说:没关系,排着吧。

大家可以戳视频感受一下,从头到尾,作为代拍受害者的明星很无助,被撞到之后,现场没群众阻止代拍,反而“咔咔咔”的快门声此起彼伏。

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关注之后,倪妮工作室出来回应:

网上冲浪的章子怡看到代拍的事情之后,声援倪妮,斥责代拍。

需要注意的是,章子怡应该是倪妮事件之后,才知道“代拍”是什么的,不然她也不会有“代拍是何时出现的新兴产业”这种疑问。

而此前,和章子怡一样不知道代拍是什么的人,还有很多。

在章子怡微博热评中,就有这么一条:

所以,代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畸形产业链?

为什么章子怡知道代拍后,会说“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儿”?

01.

代拍是粉丝经济时代兴起的网络词汇。

它的字面意思是:代替拍照。

也就是说,一些人在明星出现的地方把明星拍下来,然后卖给需要这些照片的人,比如粉丝。

拍明星的场合有很多,通常是在机场。

明星走时,代拍人员把明星的姿势拍下来,如果明星看到镜头,还能对着镜头摆手势做出回应,这就叫明星“营业了”。

需要明确的是,代拍不是路人偶遇明星拍了照,它不是偶然的,拍照的人,是以蹲点拍明星为工作的。

这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这个产业链上,生产者是代拍人员。

商品是照片。

消费者是需要照片的人。

被迫参与的“主角”是明星。

在各网购平台搜索“明星代拍”,能看到各种代拍商家的服务。

他们提供自己蹲点的机场,拍摄的设备等,供买家选择。

他们还会给买家提供定制服务,专程蹲点去拍指定的明星,拍照之后甚至还包括后期修图。

至于定价,要根据照片的质量,明星的火爆程度综合考虑。

这个“工作”的门槛,就是摄影器材,“工作”的风险,就是没拍到明星。

但这个风险并不大,既然他们把“代拍”当成一种线上可预定的服务,那顶多是没拍到明星,退款给买家。

对以代拍为生的人而言,这工作简直是一本万利,不仅能在代拍当时就赚到一笔,而且随着明星身价上涨,留存的底片价值也会上涨。

只要有人需要照片,那这些照片,就不愁没有价值。

对那些购买照片的人而言,这种“代拍服务”,给自己省去了很多麻烦,还满足了很多私欲。

这么看来,“代拍”对买卖双方都很友好。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服务,它就是不正当的。

因为它忽略了照片主角的想法。

侵犯了照片主角的隐私。

买卖双方,的确是满足了私利。

但事实是,这种满足,是建立在明星的痛苦之上的。

02.

代拍受害者,当然不止有倪妮。

事实上,随手一搜代拍,就会发现,太多明星在受这件事情困扰了。

拿最近的事情来说,就有这么几起。

6月份,先是李现在机场被代拍层层围住,最后无奈喊话:

给我点自由好不好。

然后是黄景瑜被跟踪和偷拍搞的很生气。

再往前看,王一博因为《陈情令》大火之后,被代拍拍久了,自己都有经验了。

今年在横店拍《有翡》的时候,他已经锻炼出了精准识别代拍在哪,然后让保安上去抓人。

还因此喜提外号:横店鹰眼。

我不觉得这外号搞笑,相反,这很心酸。

和王一博同时火起来的肖战当然也没能幸免。

他之前被代拍围堵导致航班延误的事情,还被人民网点名批评了。

男明星没能幸免,女明星也一样。

杨幂之前工作时,被代拍以仰拍角度偷拍。

这已经不仅仅是偷拍,而是性骚扰了。

还有郑爽,她曾经被代拍追着在机场跑。

不止流量明星,代拍曾经在机场拍吴京时,撞倒过小朋友,吴京指责代拍的视频至今还在流传。

还有胡歌,胡彦斌等等很多人,都曾经公开斥责过代拍。

肉眼可见的是,明星苦代拍久矣。

可即使明星们不止一次公开斥责代拍,这个行业,依旧在猖獗。

代拍依旧日日接活在机场东奔西顾。

他们不知道这种工作给明星造成了困扰吗?

他们比谁都知道。

但在利益驱使下,他们跑得比谁都快。

而给他们利益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些迫切想要知道idol生活,迫切到失去理智的粉丝。

03.

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在章子怡斥责代拍的那条微博热评下,有这么一条有意思的评论:

你多发自拍,否则小心我找代拍拍你。

从狗头保命不难看出,这位网友是在开玩笑。

但他陈述的这种心理活动,在不理智粉丝那里,却比比皆是。

不理智的粉丝喜欢偶像,于是想知道他公众生活之外的更多事情。

想看到偶像私下生活是什么样子。

想看到偶像很多很多动态。

这样,就像是对自己的偶像有了更多了解。

不可否认的是,明星当然需要粉丝,需要被大众喜欢,需要通过喜爱度提升商业价值。

但需要明确的是,明星是明星,他们出席活动也好,演电影电视剧也好,参加综艺也好,演出也好,这些,都只是他们的工作。

明星只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职业,脱去职业外衣后,他们应该有做普通人的权利,有不生活在镜头下不被关注的权利。

但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是,对明星而言,究竟哪些东西是该被报道的,哪些时候他们是该被拍的,这些事情没有明确界限。

他们因为名气,享受红利,被很多人认识关注和喜欢。

但也因为名气,他们的隐私界限被弄的很模糊。

他们的私生活是不被保护的,甚至是被无限度曝光的。

每当明星呼吁抵制狗仔时,总会有人道德绑架明星,说:

当明星们不配合代拍时,总会有人道德绑架明星,说他们耍大牌。

但是,一个人在是明星之前,首先是人。

要明确明星首先有人权。

正常人有上下班时间,明星也该有。

正常人有隐私权,明星也该有。

明星的职业属性是生活在镜头下,但他们就活该时时刻刻被拍吗?

当然不是!

从前社交媒体没这么发达的时候,明星最大的噩梦是狗仔。

因为狗仔是无孔不入的。

他们跟踪,偷拍,把明星不想告诉别人的私生活拍下来,卖给媒体,让明星私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现在,明星的噩梦里,又多了一个代拍。

窥探欲这东西在狂热粉丝那里,是无限度的。

04.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社交媒体发达了,喜欢某个明星的粉丝,很容易就能在网上找到粉丝群。

在集体中交流讨论明星的事情,一群人的喜欢叠加之后,就会变得比一个人的喜欢狂热得多。

一些不理智的粉丝,会在这种极具“热爱”的氛围中,模糊掉“热爱”和“窥探”的界限。

一个不理智的人喜欢明星,那叫自嗨。

一群不理智的人抱团喜欢明星,交流明星,为爱发电,把握不好限度,就会“三人成虎”,变成以爱之名的伤害。

群聚了,交流中发现了更多明星作品,了解了更多作品背后的花絮,就会知道更多了解明星的途径,也会以“我知道的比别人多”为傲。

然后会进一步,想了解关于明星更多的信息,范围一增大,界限势必模糊。

然后就演变成,从了解明星作品,到观察明星生活,到入侵明星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于,妄想操控明星的生活。

粉丝一狂热,就会理所当然忘记,自己没权利知道idol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权利要求明星展露工作之外的自己。

更没权利,因为所谓“热爱”,去用自己这种不正当的需求,滋生出一整个畸形的代拍产业链。

他们以为自己在真情实感为爱发电,但他们的毫无界限,换不来感动,只能给别人增加困扰负担。

只能让喜欢的人讨厌自己。

但代拍产业链的锅,不该让粉丝全背。

偶像自身也有很多bug。他们,是代拍的受害者,也是导致代拍猖獗的重要原因。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有硬实力的偶像越来越少,不少idol利用颜值红利以及炒话题等方式走红之后,他们的地位是不稳的。

他们没有硬核的作品,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却因为外形或性(人)格(设)得到一批粉丝,这些粉丝会买他们代言的商品,给他们参加的活动捧场,为他们打榜。

可以说,粉丝已经成了偶像商业价值的一种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实力不够的偶像,就只能用不断的曝光量来稳固形象,“安抚”粉丝,对粉丝退让。

流量明星需要狗仔和粉丝,狗仔和粉丝也需要流量明星,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相依为命的。

因此,才会出现代拍这种畸形的产业链。

而这,当然是不健康的。

05.

真正打击这种产业链,还是得从根源上开始。

偶像们应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专心钻研作品。

有了硬核作品,公众视线就能从明星的私生活回到作品上来。

这样,明星就有了留住粉丝的底气,对粉丝就不用一味讨好。

作为观众,我们也就有更多歌手更多演员,而不是更多idol。

我们就不用在偶像集体圈钱却不产出好作品的时代,感慨十年前二十年前华语乐坛的盛世。

当偶像有足够多好作品供粉丝去欣赏解读的时候,粉丝对窥探idol私生活的兴趣,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旺盛。

所谓用“热爱”,用不正当的需求,滋生出一整个畸形的代拍产业链的悲剧,发生的可能性也就会变小。

但如果偶像们自身不觉醒,一面享受着粉丝经济带来的红利,不思进取,一面又抱怨粉丝追星不理智。

那么,不理智的粉丝,就会在真情实感为爱发电中,越来越毫无界限。

而这,就会形成一个死循环,我们就会在这种明星和粉丝博弈的死循环中,进入文化的沙漠——

当窥探明星私生活成为一种普遍风气,那明星业务能力就不再是商业价值的核心因素,贩卖明星私生活换取流量的商业模式,就会越来越多。

而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演员歌手,势必越来越不专业。

然后我们的整个文化娱乐环境,就会越来越差。

优质的偶像,就会越来越少。

整个娱乐产业,势必越来越畸形。

而这,是万万不该的,不是吗?

-END-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