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后遗症(脑中风有哪些后遗症)
脑卒中也叫“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是由某些疾病导致急性脑血管阻塞,进而引起脑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出血和缺血性损伤症状,5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经过急性期、恢复期的临床康复治疗后进入后遗症期,可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如睡眠障碍,血脂、血压、血糖异常,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言语或吞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以及焦虑抑郁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和基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越来越多。我国现有700多万的脑卒中患者,其中约85%为缺血性卒中,大多数患者活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首次脑卒中后,25%-30%将于3~5年内再发,再发率居世界首位[2]。
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大部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其中肢体瘫痪最常见,若恢复情况不理想很可能导致患者终身瘫痪。脑卒中致残率可高达86.5%,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由于患者发病时会损伤运动细胞,影响运动传导通路,使患者肌肉功能减弱,对机体的控制力下降,因此会影响患者行动能力和运动功能,最终导致偏瘫或瘫痪,几率高达80%以上[3]。
国外和国内均有研究报道,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发生率也较高[4-5],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做好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可能性也会升高。关于脑卒中后的癫痫发生率,目前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从2%到20%不等[6]。虽然所有类型的脑卒中都与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有关,但有meta分析显示,脑出血或伴有出血性转化的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癫痫发作的可能性更高[7]。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可导致治疗时间较长、病死率较高和并发症较多,也会延迟康复治疗尤其是物理治疗的开始,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癫痫的及时发现和规范化管理对于改善康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与脑卒中相关的感染发生率也有很大的差异,从23%到65%不等(全年龄段),肺炎和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感染。感染已被发现是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因子,也是脑卒中后再入院治疗的主要原因[8]。
有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可能导致衰弱,衰弱的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衰弱表现为力量降低和生理功能异常,可增加个体的依赖性、脆弱性及对死亡的易感性[9]。
俞月婷发表在《护理与康复》上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社交障碍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0]指出,脑卒中患者后遗症不仅会产生功能障碍,还会发生社交障碍。我国目前存活的脑卒中患者有3/4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残疾。且患者存在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流涎等影响自身形象的现象,使患者产生病耻感,增加患者对自身的负性自我评价,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甚至社交回避行为,随着社会参与度的减弱,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减少,加剧社交障碍的发生。
综上,对于脑卒中患者,需密切关注有无癫痫发作,预防感染,保持心情舒畅,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也不容忽视,建议在疾病早期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