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宣传核心信息: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不超过25克。我估算了一下,25克就是半两,一天半两,那么,一个月就是1.5斤。一个三口之家的月消耗是4.5斤。
现在的桶装油都是按升计量,一升等于1.6斤,那么,一桶5升的油就是8斤,可以够一个三口之家吃1.8个月。
这个数字和我目前日常消耗,差不太多,也就是说,没什么特别意外,在正常食用量之内。只不过,我们经常会外出用餐,有额外的食用油摄入。
人的需求总是多样的,如果有人喜欢油炸食品呢?有些中西美味,离不开油炸,比如:松鼠鱼、炸藕盒、茄盒,西式炸鸡排、鱼排,美式炸鸡腿、鸡翅,当然还有著名的水煮鱼。这样看,25克肯定就不够了。
其实吃油多少是个人习惯。人体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去指导,他想吃,说明他身体生理需要,他不需要,你给他,他也吃不下。
比方说,在粮食限量供应的年代,粮食定量每月男32斤,女31斤,这个量,现在的人根本吃不了,而那时却不够吃。够不够吃,生理决定,和主观愿望无关。
32斤粮食从不够吃到吃不了,中间起作用的变量是什么?在于食用油的摄入。
当食用油摄入不够,粮食就不够吃,当食油足够,粮食就吃不了。所以,食用油耗和粮耗是负相关。
那时没人发现粮油的负相关关系,明明粮食不够,还要紧缩食用油,结果愈显粮食不够。
那时,家家都有一个东西——油渣碗。那是肥猪肉榨的油,补充食油供应不足。
那时,家里买肉的活经常我干。家大人给我两毛钱去买肉,特别叮嘱:肥瘦各半,或是肥的多点。
副食店卖肉的有时也会主动问:肥瘦还是肥的多?
可见,那时人们对肥肉的需求油多大。
九十年代时兴瘦肉精,人们对肥猪肉的嫌弃是物资短缺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
那时的很多美味都是高油的,比方风靡北方的烙油饼,也叫葱油饼,就是烙饼时,在饼铛里加猪油,半是烙,半是煎。
今天,那种饼,我是吃不下去了,因为油大,受不了。
记忆中,当时的月供应是每人半斤油。当时的东北主政的陈锡联表示东北高风亮节,每人三两,于是,他被东北人称为“陈三两”。
八十年代,有出戏叫《陈三两爬堂》,还以为是讲的陈将军。
由于生活资料的丰富,三十年来,听不到号召节约的口号了,相反,一直鼓励消费。
人的食物消耗终归是有限的,按照当年的粮食定量根本吃不了的情况下,谈节约粮食,其实没什么意义,油也一样,人能承受的量是生命的设计预设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