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有几个月(半年是多少天)

我的家乡在临沂,人人会唱的《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在这块充满着传奇色彩的革命根据地,悠远而古老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承着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在费县,就延续着过六月六的风俗,这一天正值一年过了一半,所以也叫“过半年”,离家比较近的打工者,一般都在这一天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过节。下面就介绍几种费县人过六月六的习俗。

六月六,敬祖先。淳朴而又最不忘本的费县人,把敬祖看的非常重要,早上,男人们忙着购火纸,买鞭炮,备祭祖用的供菜、水果以及用新麦子面粉蒸的馒头,然后用供品先祭天,再祭祖,完成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活动。

六月六,送箢子。箢子是一种盛粮食的家什,用藤条编制,形状像个提篮,结实耐用,现在在一些家庭还能见到这种家什。记得小时候,在六月六头几天,大人用刚收获的小麦磨的白面蒸上几锅馒头,为了好看美观,用一种红色的颜料在馒头顶上,打上印花。馒头刚出锅时,热气腾腾,雪白雪白的,看着直咽口水,但大人是不会让吃个饱的,那时候全家一年只能分到100斤左右的小麦,一年吃不上几回面食,虽然如此,那时候人们却很注重亲朋之间的礼尚往来。把打上印花的馒头装进箢子,用红包袱盖好,再配上一些其它的礼品,肩挑手挎 ,送于至亲至近的亲戚家。一箢子馒头,你送他家,他送别家,有时会出现又转回自家的情况,因为上面的印花自已认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面食不再稀罕,这种送箢子的习俗早已成为过去,印在记忆里。

六月六,吃羊肉。在费县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人们普遍认为伏天吃羊肉有排汗排毒,祛除湿气的功效。

在夏天,很多地方羊肉汤馆的生意处于淡季,认为羊肉性热,夏季应少食为宜,而在费县,吃羊肉不分季节,尤其是在六月六前后,羊肉汤馆的生意十分火爆。在乡下,有些家庭合伙杀一只羊,分而食之,再会过的人家,也要到羊肉摊买一些回家自做。费县人深诣,以热排毒,以毒攻毒的养生之道,这一天吃羊肉成为当地的一种风尚。

六月六,赶庙会。传说朱龙王托生在费县西将村一家姓朱的人家,名字叫朱福。有一次他变成龙的模样,不巧被他媳妇看到,身子有一丈多长,两个眼睛像大铃铛,满身的鳞熠熠发光,张着血盆大口。他媳妇当场被吓死了,朱福自己也被媳妇的死气给“扑”了,再也变不回人形,朱龙王即后悔又害怕,便沿着朱龙河跑到托龙山上,住了下来。

有一年西将大旱,眼看百姓要颗粒无收,朱龙王偷偷行云布雨,给当地下了一场小雨,玉皇大帝知道后,把他罚进了烂泥汪,在烂泥汪里沤七七四十九天,沤掉了尾巴,身子也沤成了黑色,后来又把他罚到东北的黑龙江。朱龙王虽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却一直没有忘记老家费县,每年六月六都要回老家一趟,顺便给老家带来一场及时的雨水。人们非常感激这位本地的神灵,专门在朱龙王住过的地方,朱龙河的源头龙王塘修建了龙王庙,庙里还供奉着塑像。

每到六月六这天,附近十里八乡,甚至百里开外的人,都早早赶来给朱龙王上供烧香,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各种文化活动、商业活动也随之兴盛。

十里不同俗,费县各地还有“晒龙袍”,“六月六,吃闺女家一刀肉”等习俗。过六月六,已经成为费县人,抹不去的特有节日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