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尔奖是什么奖项(普利策奖是什么方面的大奖)

而于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今年的第105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

作为西方新闻界最高规格的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的颁发无疑牵动着全球新闻人的心。

而此次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核心议题为「新冠肺炎」、「弗洛伊德案」以及「监狱警务」等。

普利策新闻奖是伴随着专业主义价值观的输入而进入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视野和职业意识的,它与“传播”、“受众”等西方概念一道,标示着新闻实践模式的扩展和价值范式的转换。

如今,普利策新闻奖作为一种专业典范,通过新闻社群的、转发和评论,被编织入中国新闻实践者的主体意识、身份、情感和想象,成为一种可资诠释和运用的象征资源。

在中国的传播语境下,“普利策奖”存在背后又有哪些话语意义?

【作为学习资源的“普利策奖”: 分享业务技能】

普利策奖被讨论得最多的是获奖作品的主题、作者经历、写作技巧、体例风格等,因此它首先是一种学习资源,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业务操作的专业范例。

范例是新闻理念的结晶,那些著名的新闻工作者、经典新闻作品与新闻业某些 “热点时刻” 一道,共同凝聚新闻理念和价值,构成关于本行业的经验记忆,并为新闻实践的延续提供象征资源。

在关于普利策奖的网络话语实践中,通过转发和评论,社群成员分享这些新闻范例,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例如 《顶级分享: 透视普利策社论写作奖一贴回顾普利策社论写作奖 95 年历程,梳理社论奖作品五大特征》

还有诸如 “像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一样写人物——— 《经济观察报》记者的经验之谈” “原来特稿还可以这么写”等长微博都广受欢迎。

【作为精神资源“普利策奖”: 唤起专业认同】

普利策的名言: “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这是微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段话。

这段隐喻记者与国家之间象征关系的文字,具有独特号召力,唤起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

检视部分记者的微博,发现他们关于普利策的话语,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段名言。

例如一个 《新京报》记者曾在 2010 年 11 月 11 日新京报生日和 2013 年 “世界新闻自由日”写微博重温普利策名言。职业记者之外,活跃在转发圈和评论圈的新闻学子、徘徊在媒体门口的准记者是最多提起和引用普利策名言的人群。

正是通过对普利策其人其事的介绍,通过对 “水门事件”等经典案例的回顾和解析,微博空间发挥着类似于学校的教育功能,培育着新闻人和准新闻人的职业意识和专业认同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普利策奖提供的是一种思想资源和精神激励资源。

【作为风向标“普利策奖”: 预测行业发展】

随着新旧媒体交替和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普利策新闻奖的奖项设置和作品偏好发生了渐进而微妙的变化,引起业内人士的和讨论。

由于新闻以融合手段进行可视化呈现的趋势日益凸显,2010 年 11 月,普利策奖委员会宣布,奖项申报作品形式不限,包括文字报道、视频、数据库、多媒体或互动呈现,或者是所有形式的综合运用一概有资格参评。

当年起,新闻网站参评异军突起,连续 3 年获普利策新闻奖并得调查性报道等多个重要奖项。其中 ProPublica 网站两度夺得普利策奖,以 9 篇系列调查性报道 《华尔街金钱机器》捧走全国报道奖; 2012 年 《赫芬顿邮报》 ( The Huffington Post) 获得全国报道奖,这是普利策奖首次授予商业性网站;

普利策新闻奖选择何种媒体类型的作品被认为是对行业方向的引领, “这是一种指挥棒,既坚持传统的报业新闻理念,又激励报纸向多媒体转型”。

无疑,普利策奖近年来的变化显示新闻专业共同体对数字媒体的日益重视。数字化和媒介融合同样是国内新闻业者普遍关心又比较焦虑的问题,也是新闻社群的中心话语之一。

以当年获奖的 《纽约时报》 为例,详细分析纽约时报如何以数字化试验的方式进行雪崩报道,从而定义了特稿的未来形态,这一微博获得很高的转发率。

媒介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艰难而不容回避的问题,普利策奖在此被赋予了观察视窗

和行业风向标意义。

【作为反思性资源“普利策奖”: 分析本土问题,体察制度困境】

普利策奖的评审工作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主持进行,评委会具有独立性,每年都会对评委名单进行审核,评委直接对作品负责。委员会成员多半来自学术界,和评奖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这样一种评选机制,决定了评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同由官方评定和由媒体自行评选的新闻奖有着根本的区别。

正是作为 “学院奖” 的独立性与公正性,奠定了普利策新闻奖的权威地位。普利策奖对于中国新闻人的刺激在于,国内没有广受认同的体现职业荣誉的专业性新闻奖,也难以形成具有价值共识的专业社区。

部分博主将此归咎于国内新闻院校的犬儒、封闭和落后性,有人批评国内各新闻学院与业界隔绝,难以承担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建构新闻业权威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普利策新闻奖的话语场域内,许多微博内容显示出对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等官方新闻奖项的复杂情绪。

与普利策评奖后的热闹相比,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结果揭晓后,微博上几乎没有什么反响和讨论,也未形成点和热点话题。

【结语】

当然,在不讨论、不和沉默以对中,这些新闻评奖正面临着社会认同的困境和功能失效的风险。

但同时,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不少人又感叹 “按照普利策标准,当下中国真是新闻富矿”。

在诸如此类的话语中,普利策新闻奖是作为一种外部参照存在,被新闻社群用作反思性的象征资源,在凝视外部和 “他者” 的过程中,展开自我的精神阈限。

总之,由此及彼,互文交织,检视本土新闻界存在的种种问题,体察制度困境,也表达出新闻从业者在现实面前的焦虑和无力感。

参考文献:

1李冰 刘双《融合新闻时代的普利策新闻奖研究》

2展江《普利策新闻奖及其媒体融合时代之变》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