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怎么说比较幽默(古代吃饭怎么说)

我们在古代题材的一些影视剧中,经常看见这样的场景,当有客人进了客栈,店小二立马热情地招呼:“客官,您是要打尖呢还是住店啊?”

“打尖”这个词在小说和杂剧中也俯拾即是,例如姚雪垠小说《李自成》中有:“倘若在平时行军,遇着这样好的地方,应该命人马停下来休息打尖,然后再走。”;《镜花缘》:“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闻是上等过客,必杀鸡宰鸭。”;《红楼梦》十五回:“那时秦钟正骑着马,随他父亲的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等等。

有人说“打尖”源于江湖黑话。江湖中人为了互相交流而不被圈子以外的、特别是官府的人发现秘密,于是就发明了一些以遁辞隐义、谲譬指事为特征的隐语,也叫切口。如称呼头为瓢把子, 眼为招子或湖,手为抓子,耳为顺风子,心为蚕子或定盘子……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也是。

说“打尖”出自江湖术语貌似说不过去,正大光明打开店门做生意的,显然要忌讳江湖黑话,难不成想让客人联想到这黑店?做正经做生意的不会用这个词,这种解释比较牵强。

所谓“打尖”就是指在旅途或劳动中短暂停留(休息或进食),最初应该住宿和吃饭这两方面的意思都包含在内,因为这两个行为往往是关联在一起、连续发生的。后来随着语言应用的演变,往往把住宿(休息)和“打尖”并用,可见“打尖”就剩下后一种意思了!

所以京津一带的老百姓常把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为什么把吃饭和打尖扯上关系?有人说“打尖”即“打发舌尖”的缩略语。

我们知道舌头是人的味觉器官,舌尖是舌头上集中味蕾细胞最多的地方,对味道最为敏感的部位,赶路的时候饿了,由于时间仓促且限于烹调材料、场地的欠缺,好歹做点简单的食物或取出随身携带的干粮之类吃点,算是打发(有糊弄凑合、随便应付之意)一下舌尖,而后继续上路。

其实这种说法如果说可以解释“吃饭”的话,用于称呼“住店休息”就有点勉强了,因为休息睡觉显然与舌头毫无关系。据考证,“打尖”原意是“打火”,在流传过程中将“火”误成“尖”,就变成“打尖”了。

古代交通方式及其落后,在现在看来不算长的一段旅程古人可能要走数十日甚至几个月。在旅途或公干路上,每到日中或日暮就要就近找店投宿(极少数情况下也在野外露宿)。不论哪种情况,停下来就要打火(生火)做饭,填饱肚子是“第一要务”。

这里“打火”是从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改进和沿袭下来的铁击燧石取火,俗称“火镰子”,整套工具有火镰、火石、火绒。火镰即形似镰刀状的生铁片,用石英石猛烈划击碰撞生铁片,爆出火星,引燃手里的火绒(蒲棒絮糅合炭、硝、硫磺这类易燃物做成的)。

“打火”即“做饭”,汉语里常借代方式很普遍,如“下地”代替“到地里做活”;“铺床叠被”意即“侍寝”;“垒砖”代指“盖房子”等。

“打尖”就是“打火”以讹传讹流传下来的有佐证,如《水浒传》第60回:“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说岳全传》“当下牛皋、王贵将带来的家伙,团团的寻着些水来,叫众庄丁打火做饭。”元代《西厢记·楔子》:“〔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儿,前面打火去。”等等。

可见“打尖”就是“打火”之误,不过越来越多的人这么用,也就将错就错了!考虑到“打尖”这个词产生的背景大多用于旅行、外出途中比较简单甚至略带凑合、应付的进食的话,后世又产生了一个表示吃得很丰盛的相关联的说法——“打牙祭”!(您有任何看法都可以在文后留言与作者和其他读者讨论、分享哦!)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