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作文500字(万里长城在哪里)

文/历史 豁达喜爱历史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和进攻相结合的工程。长城不是单一的墙体,必须配以相应的关隘、城堡和烽燧,使之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但长城要真正发挥作用,还要由相应的部队和军事制度构成卫戍体系。

自西周至明末的2000多年间,我国共有20多个朝代修筑过长城,总长度超过50000公里。其中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规模最大,被称为万里长城。

不同朝代的长城,有的属新建,有的在前朝基础上进行修和扩建。整体来说,秦汉长城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战国长城,但南北朝以后,秦汉长城基本失去军事作用,北魏、北齐为防御北方民族只能进行重建,而明长城沿用了一部分北齐长城,其余大部分都是新建,规模上不输秦汉长城,但线路已经大规模南移。

长城的修筑和骑兵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中国骑兵的出现,大体始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骑兵可以轻易跨越小涧,跃上山坡,来去迅速,筑高墙抵挡入侵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国长城的修建,就始于春秋时期。

那么,从春秋到明末,不同时期的长城在建筑规模和功用上,又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呢?

一、春秋战国时期,外防少数民族,内防诸侯攻伐,长城规模较小

春秋战国时,诸侯兼并,相互争霸,要相互设防;除此之外,秦、赵、燕三国的北部边境与广阔的草原相邻,游牧民族时常侵犯边境,掳掠人民和财产,对中原构成很大威胁,也需要进行抵抗。

在此情况下,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各国陆续修建了诸侯间互相防御的内地长城和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边地长城。

先看内地长城。

齐从春秋到战国都在修长城,春秋时防御鲁、楚、晋、卫、郑等邻国,战国时为抗越、楚的侵扰;楚国也在春秋中期建有类似于长城功能的建筑,战国中晚期国力日衰,不断受到秦、齐、韩、魏侵扰,建长城自卫,总长近1000里。

中山国为防赵、晋侵进犯,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带修长城,全长500多里;魏西防秦国、南防楚国修建河西和河南长城,全场约600里;郑国为防秦国,也修筑长城,后来为韩国使用;燕国为防齐、赵,沿易水北岸修建的易水长城,长500多里;赵国为防秦和魏,在今临漳、磁县一带修筑漳淦长城,全长400里;秦国为防魏国修建的“堑洛”和“上郡塞”长城。

再看边地长城。

燕国为防北面少数民族,修建穿越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的北长城,全长2400里;赵武灵王打败林胡、娄烦,修筑云中、雁门、代郡长城,全长1300里;秦昭王为防匈奴,西起甘肃临洮,经兰州、宁夏,修筑长城。

秦、赵、燕所筑的长城基本上是利用山川险要而建,在制高点建烽火台,便于侦察敌情,在交通路口建城,派兵防守。在长城以内,每隔一段距离都修建驻军的大城,并设有烽火驿传系统。

二、秦始皇在战国边地长城基础上修万里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拆毁战国时各国相互防御修建的长城,留下了秦、赵、燕修建的边地长城,加以修,用来防御北方的匈奴。

后来,蒙恬北逐匈奴,收取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地区,这片土地在战国秦长城的北侧,所以需要在更北面建新的长城对其进行保护。

秦始皇命令蒙恬率军30万,在黄河北岸修长城。新长城从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在内蒙古和河北跟战国燕长城和两段赵长城相接,向东北到辽宁境内大体利用了原来战国的燕长城。加上原来从临洮到黄河南岸的战国秦长城,秦始皇长城,就是西起甘肃临洮,经宁夏、内蒙古、河北、辽宁,最东端到达朝鲜平壤附近。为加强对边地的控制,秦朝在长城沿线设置十二个郡,每个郡都负责防御正面对应的敌人。

三、西汉新建万里长城

秦末汉初,由于秦始皇暴政,中原地区元气大伤,后来天下叛秦,各强纷争。秦朝派往边地的军队陆续离去,匈奴越过蒙恬所筑长城,与西汉又以战过时修筑的秦、燕、赵长城为界。西汉对这段长城加以修,建了很多烽火台,使一般的匈奴军队无法突破,但无法防御匈奴大军来犯。

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以战国秦、赵长城为主要据点出击匈奴,把匈奴赶到漠北,才开始修复秦始皇时蒙恬所修筑的长城。

除了修复蒙恬长城,汉朝还修筑了河西走廊长城和外长城。

河西走廊长城是为了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丝绸之路。这段长城从现在兰州境内黄河北岸开始,最西端到达新疆罗布泊。

外长城是汉武帝为了抗击、防御来自匈奴正面的侵犯,在阴山以北蒙古草原上修建的(在蒙恬长城北面),是横亘东西的平行两条。因为这两条长城的修建,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开始失去防御作用。

汉朝以郡为单位分段守御长城,构建长城戍防体系,包括将屯系统、屯田系统、军需系统等。

四、南北朝至元代,秦汉长城失去作用,历代修建小段防御长城。

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秦汉长城失修失守,早已被少数民族突破,北朝为了防御北方民族进犯,只能修筑新的长城。

北魏时,为防北方柔然和东北的契丹,曾修筑自河北赤城到内蒙古五原的2000多里长城,也曾修建从现在北京居庸关,到达山西河曲的长城。

北齐为防御突厥、柔然和契丹,也为了和西面的北周对峙,修筑从居庸关至大同再到山海关的长城。这段长城对后面的隋和明长城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上其他段落,北齐共修长城3000多里。

隋朝为了防御突厥、契丹、吐谷浑,曾七次征伐大批劳力修筑长城,但多数是对北魏、北齐长城的修,没有太多新修的地段,跟秦汉长城不可同日而语。

唐、宋、辽时期,长城的修筑工程规模较小,唐、宋几乎处在停滞阶段。因为唐代大破突厥,版图所辖远出大漠,设北庭、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北广大地区,长城失去了作用。

北宋与辽、金对峙,所辖范围已在原来秦、汉、北朝长城的南面,原来的长城在辽、金境内,只宋初修筑了一些城堡警备辽的南进。南宋退到长江以南,更谈不到长城的修筑了。辽代仅在鸭子河与混同江之间修筑了一段长城,规模不大。

金朝为了防御蒙古,曾在黑龙江沿岸修建长达千里的长城(明昌旧城),又修建从陕西经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的长达3000多里的长城(明昌新城)。整体规模超过了魏晋以来各代长城。

元代版图地跨欧亚,远出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长城对他们来说也意义不大。

五、明朝为防蒙古修建万里长城,相比秦汉长城大规模南移。

明朝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朝长城工程之大,自秦皇、汉武之后,没有一个朝代能够与之相比,工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秦长城基本是用土筑的,个别地方用了毛石,而明长城是用砖和条石筑成,结构更加坚固,防御的作用也更大。

明朝开国之初,国力强盛,明太祖朱元璋不断对北方用兵,为了配合五次北伐,朱元璋命徐达等修长城,在北魏、北齐和隋长城的基础上,增减壕堑、烽埃、戍堡等,修的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关隘。

明中叶以后,对蒙古由攻势转为守势,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进行防御。嘉靖前100余年间,明朝修筑了西到嘉峪关,东到鸭绿江,长达万里左右的长城,途经辽宁、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虽然规模不输秦汉长城,使用了更加坚固的砖石,但却整体大规模南移,不复秦汉时期贯穿今天内蒙古的气象。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明代把长城沿线划分成9个防守区段,还在重要的关隘,特别是在居庸关、山海关、雁门关一带修筑好几重城墙,并设立许多堡城、烟墩和墩台等。

清朝实行满蒙联合政策,长城没有作用,只对明长城进行零星修复。新建柳条边等长城,主要是为了防止政府不允许的人员流动,基本没有传统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综合各代情况,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长城都对军事发挥了重大作用。比如,秦始皇让蒙恬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秦末汉初中原大乱,匈奴内侵,燕、赵长城虽已残破,还是可以起到基本的防御作用,也为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提供基地;明初朱元璋五次北伐,每次都要先修长城防御工事。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长城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为了构建卫戍体系,历朝历代都会在长城沿线设屯田区或者军镇,所以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重要城镇。尤其是汉朝河西走廊长城的修建,保护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为中原和西域经济、文化的沟通提供了安全环境。

长城修筑的时间跨度长、工程量大,在经济和文化交流史及军事防御上的作用重大,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