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属于哪个区(广州科学城区域范围)

为加快推动广州南沙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南沙区政府会同广州市发展改革委起草了《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

11月26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规划意见的公告。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科学城建成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到2025 年基本建成南沙科学城主体功能区,包括建成中国科学院广州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 聚焦五大战略定位:

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南沙科学城所在的南沙,有着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南沙国家级新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区叠加”的政策先行先试优势。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一期效果图

随着广州“十四五”规划以及各领域专项“十四五”规划发布,南沙科学城成为相关规划中的高频词汇。在广州“十四五”规划中,南沙科学城就是作为“一区三城”为主阵地的科技创新轴当中的“三城”极点之一。而在“十四五”规划中,就提出了南沙科学城要立足建设百年科学城、国际一流科学城,以中科院明珠科学园为核心区,聚焦海洋、能源、空天、信息等领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高层次科研机构,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面向海洋强国建设战略需求,推动涉海大科学装置建设,打造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携手港澳集聚国际高端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全球开放合作枢纽。

在本次规划中,同样赋予了南沙科学城“五大战略定位”: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世界一流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创新发展政策改革试验区。

□ 主要目标:

2025年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区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效果图

规划提出,南沙科学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至2025年,基本建成南沙科学城主体功能区,集聚一批顶尖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探索取得重要进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建成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投入使用,奠定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物质技术基础;建成中国科学院广州明珠科学园,高水平科教融合功能显著提升,涌现若干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建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高水平产教融合功能显著提升,粤港澳创新创业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在海洋、能源、信息、生命、空天等领域涌现一批高成长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未来产业培育取得重要突破。

至2035年,成为出深邃思想、卓越人才、重大成果、未来产业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建成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成为世界一流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形成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创新高地。在海洋、能源、信息、生命、空天等领域形成若干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科技领军企业,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

□ 空间布局:

按照“一体两翼三支点”规划布局

南沙科学城规划面积 99 平方公里,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和大湾区东西岸交汇之地。在空间布局方面,南沙科学城按照“一体两翼三支点”的思路规划建设,按照“一核三圈”虚拟空间布局思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

南沙科学城“一体两翼三支点”空间布局示意图

其中,“一体”是指科学城主体功能区域,包括大湾区明珠科学与创新园、全球海洋科学与工程创新中心核心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区、明珠湾高端科学和金融服务区、南沙枢纽粤港澳创新创业深度合作区。

“两翼”是指庆盛产教融合数字创新示范区和广深联动未来产业创新示范区。“三支点”是指万顷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黄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和龙穴岛海洋科技产业发展区。

南沙科学城“一核三圈”创新网络示意图

“一核三圈”是指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构建广州协同创新圈、粤港澳合作创新圈和全球合作创新圈。广州协同创新圈旨在以政策推动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与南沙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建设相融合。

据悉,12月25日前,公众可以书面形式提出。以个人名义提出意见或建议,需注明所在单位、职务职称、联系地址及电话,并签署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提出意见或建议,需注明联系人及电话,并加盖单位公章。通信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府前路 1 号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处;联系电话:83125932;邮箱:nizy@gz.gov.cn;邮政编码:510032。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