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县名众说纷纭,本为水量充沛。诸说中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最为科学,符合实际。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改淮南王国为九江郡,辖合肥等县,合肥县名始见于此。
东晋,南北分裂,合肥为双方争夺的重镇,县废。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旧合肥县地置汝阴县。汝阴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梁武帝天监五年(506年)改属汝阴郡。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以寿阳置豫州,汝阴为南豫州治。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置合州,汝阴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合肥属庐州,为州治。庐州之名始见于此。隋炀帝大业初,改庐州为庐江郡,合肥属庐江郡,为郡治。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治合肥。
两宋时期,合肥仍为庐州州治。元升庐州为庐州路,合肥属庐州。
明初,合肥改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为府治。明清时期,合肥为庐州府府治。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安徽正式建省,合肥县属安徽省庐州府;清朝咸丰三年到十一年(1853年-1861年),安徽巡抚治于合肥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庐州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设市。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合肥成为安徽省会至今。
综上所述,“合肥”出现时间比“泸州”早七百余年,从泸州存在起,合肥一直为其治所,不存在“庐州”改“合肥”的情况,只是到了近代,泸州把自己混没有了,而合肥混成了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