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内温度是60(人体温度多少算正常)

导读

体温每降低1℃,基础代谢下降12% 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

来源:医脉通

作者:大菊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疫情期间,当你经过体温检测仪的时候,内心是不是在祈祷着:低点、低点、再低点,生怕人工智能喊出“体温异常”,然后被要求留观。

这种祈祷你的“蛋蛋”同样在做,人类的精子需要在低于体温的条件下才能成熟,故

生理情况下,阴囊中睾丸所处的温度约为34℃,而此温度对于精子的生成及成熟至关重要。所以,男孩子更适合穿裙子,是的,你没有看错,裙子良好的透气性可以让其保持凉爽,从而来保持在最好的状态。不得不感叹,苏格兰的男人果然走在世界男人的前列。

图源:见水印

体温真的是越低越好吗?

2020年,斯坦福医学院教授朱莉·帕森内特发表于《eLIFE》上的一篇文章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的平均体温在下降,传统的正常体温37℃已成为历史。

1851年,德国的内科医生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从25000名病人身上获取了数百万的腋窝体温数据,从而确定了人类正常体温标准为37℃(98.6℉),范围为36.2℃-37.5℃(97.2-99.5℉)。

朱莉·帕森内特教授的研究发现,19世纪初出生的男性的体温比今天的男性高0.59℃,每10年体温下降0.03℃。而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的体温也下降了0.32℃,降幅约每10年下降0.029℃。该研究指出,在过去的200年里,高收入国家的人类在生理上发生了变化,平均体温比前工业时代下降了1.6%。

自从检测体温成了生活日常后,浮动在35~36.7℃之间的温度让大家倍感疑惑:在以往的认知里,37℃才是人体正常体温,为什么我们都变”凉”了?

目前关于人类为什么体温会逐渐下降这一问题,科学界尚未有明确的解释。帕森内特教授推测称,这可能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有一定关系。“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发生改变,包括室内的温度、与微生物的接触,以及可以获取的食物。我们在生理上正在发生变化。”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现代卫生、医疗和饮食条件的提高,现代人类不会像19世纪的人那样容易染上“我们用各种抗体药物解决了一般性的炎症,这使得人类不需要再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来抵御疾病,体温自然也就降了下来。”帕森内特教授解释说。

也有专家分析认为,人类体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运动。首先,肌肉是人体内最大的

体温下降的危害

有研究表明,36~37℃的体温可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在36.5℃和36.7℃之间的体温对于人类来说是最有效率的温度,因为人体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能量来产生热量,而且真菌此时无法攻击人体。通常,在正常体温范围内,体温越高免疫力越强。这是因为,体温越高就会激活人体内更多的免疫细胞,从而能更好地歼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维护身体的健康。也有专家表明,体温每降低1℃,基础代谢下降12% 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体温下降会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易诱发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

当体温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

降至28℃时会出现心室颤动,最终可致心脏停搏。

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状态,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

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2010年著名的营养学博士丰洁明出版了一本书,名为《温度决定生老病死》,他指出人体靠热量维持生命,体温降低,血液生成会减少,血管会堵塞,癌症高发,百病从寒起。

从中医角度来讲,体温下降与人体阳气受损或者阳气郁滞有关。全球变暖、大气污染以及水质变化等自然环境使得人体质发生改变,阴有余而阳不足越发明显;情绪紧张烦劳、喜食生冷的饮食习惯同样损害阳气;熬夜和系列作息不规律行为使阴阳运行失常,阳无法敛藏体内,虚损严重。而现代社会各类制冷产品如空调出现后,寒邪与暑湿相合而侵袭人体,阳气当发而反闭郁,长年累月甚至形成“空调病”,加之长期久坐运动减少、情志抑郁,阳气不能宣发。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 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 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 体温也会偏低。

人体温度降低的阴有余阳不足,会伴随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比如人体体质改变与免疫力下降;阴盛阳虚的病理基础会导致多种慢性病及情志类疾病,如低谢综合征、

人体温度降低的中医养生观

当调摄情志,保持心态平和,修身养性以平衡阴阳二气;劳逸结合,适当导引锻炼,以防劳累过甚耗损阳气或郁而不发而产生抑郁之情;饮食上把控有度,适之寒温并和调五味,不偏食偏嗜,从而做到阴阳调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参考文献

[1] Byunghyuk Kim and Kyosun Park and Kunsoo Rhee. Heat stress response of male germ cells[J].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2013, 70(15) : 2623-2636.

[2] Protsiv M, Ley C, Lankester J, Hastie T, Parsonnet J. 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life. 2020;9:e49555. Published 2020 Jan 7. doi:10.7554/eLife.49555.

[3] 本刊综合.回不去的37℃:人类体温降低之惑[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20(04):52-53.

[4] 一师.体温过低提醒我们什么[J].先锋队,2015(12):53.

[5] 钟周序.关于近百年人体温度降低的中医思考[J].光明中医,2021,36(09):1505-1507.

责编 亦一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PTU@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